“宋公,臣以为檀将军所言极是,我等佣兵十数万之巨,这建康哪有宵小敢放肆,若陛下真的龙御归天,则宋公可立即行周公之事,天下可定矣!”彭城太守王弘说道。
此人乃王昙首的哥哥,也出身琅琊王氏,为人聪明机敏而且有才思。刘裕被封宋公之后,有一次与大臣宴饮,对众人说:“我本来只是平民,没想过能有今天。”傅亮等人当时就想写一篇辞赋赞颂去刘裕,而王弘却很直率就说:“这就是天命,求不到,也推却不了。”在场众人纷纷称赞他说话简要而且完备。
见群臣七嘴八舌的发表着自己的看法,有觉得自己应当入朝的,也有劝谏自己继续统兵在外的,刘裕心中慢慢有了打算:“诸位爱卿,听完诸位的意见,孤已有决断,陛下既然宣召我数次,这次又玉体欠安。”
刘裕顿了顿,目光扫视过众人,一字一句道:“孤认为,我等应当入朝!”
“宋公!”傅亮见无法劝谏刘裕,便建议道:“臣担心此乃陛下和琅琊王的阴谋,不可不防啊!”
“爱卿何以见得?”刘裕好奇的问道,虽然心中也有如此怀疑。
“按说宫闱之事,乃皇家禁忌,陛下康健与否,关系朝廷根本,怎能轻言?”傅亮的话语着实让在座的众人为之一怔,“但此次却非比寻常,几乎建康城街头巷尾皆流传着陛下行将不久,将龙御归天的消息,臣觉得若宋公确实要入京,对于此事不可不防!”
“爱卿所言甚是!孤也觉得有些蹊跷!”刘裕沉思了一会儿继续说道:“蒯恩!”
“臣在!”一名虎背熊腰、膀大腰圆的猛将站了出来,他身形魁梧,如一座巍峨的山峦,面容刚毅,双眼如铜铃一般;浓密胡须覆盖双颊,更添几分狂野。战甲紧裹其身,肌肉线条分明,仿佛铁石般坚硬。腰间挂着宽大的皮带,显得威武不凡。
此人便是蒯恩,原本只是军中一个杂役,但其力大无比,一人干的比十个人还多,每每搬运完粮草之后,总是感叹:“大丈夫应该开三石弓箭杀敌,怎么能仅当一个马兵呢?”刘裕听到后,便提拔他做了自己的亲卫!
蒯恩也没让刘裕失望,自从追随刘裕征战以来,每次有危急时,都首先冲击,常常攻陷敌阵,打败敌人,不避险阻,大小一百多次战斗,他身上也多次受重伤。
刘裕感念其功劳,封宋公之后,便任命他为辅国将军、淮陵太守,封新宁县男,食邑五百户。
“蒯将军,此次入京,孤的安全全都仰仗爱卿了!”刘裕态度诚恳的对着蒯恩说道。
“主公,你且放心,末将就算是粉身碎骨,也不会让贼人伤及主公您一根汗毛!”蒯恩单膝跪地抱拳道,“为主公效力,万死不辞!”
“好!蒯将军,有你这句话,孤便可高枕无忧了!”刘裕笑道,“传令徐羡之、谢晦,让他二人密切关注陛下和琅琊王的动向,若有任何异常,需速速禀报!”
“是!宋公!”
“诸位爱卿,传令下去,我大军三日之后,动身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