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真独自静坐在书房深处,目光紧紧锁定在自己手绘的粗糙地图上,那是他凭借前世记忆精心制作的。
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思绪万千。
他原本设想,在刘裕篡位前的这段时期,关中地区将处于权力的真空期。
这为他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打算借此机会剔除那些不顺从的将领,把关中塑造成一个完全听命于他的独立王国,无论军事、政治还是宗教,都将由他一人掌控。
他凝视着地图,一个新的想法闪现脑海:若此时发起一场战争,是否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威望?然而,当他仔细审视周围环境时,却发现战争并非易事。
东边的北魏与柔然交战正酣,但其国力雄厚,轻率挑战无疑是自寻死路;
而西面的西秦虽然内乱不断,但地广人稀,国力日渐强盛,介入其纷争亦非明智之举;
北方的胡夏,虽经历内乱,新君赫连昌已即位,此时征讨同样困难重重。
刘义真的目光在地图上流转,忽然,他的视线落在了中原地区,脸上露出了深意的微笑。
一个计划开始在他心中悄然酝酿。
~~~~~~~~~~~~~~~~~~~~~~~~~~~~~~~~~~~~
十五日之后,建康的使者抵达了长安城。
刘义真在气势恢宏的未央宫内,召集了留守关中的所有文武大臣,准备正式接受皇帝的诏书。
这一日,宫殿内气氛庄重而肃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使者手中的那卷金黄色的诏书上。
使者缓缓展开诏书,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左将军、龙阳县侯王镇恶,积劳苦功高,今特擢升为司徒,招之入朝以辅政。望其竭心尽力,助朕治国,共谋社稷之福,钦此。”
王镇恶跪在大殿中央,他的内心此刻出奇地平静。自从刘义真处斩了他的兄弟们之后,他便已经预感到了这一天的到来。他深吸一口气,无奈地从使者手中接过了诏书。
“陛下圣明,承天启运,微臣叩首百拜。愿陛下龙体康健,国运昌盛,万寿无疆。”王镇恶俯地叩首道。
看着跪在地上的王镇恶,刘义真内心虽然闪过一丝兔死狐悲之感,但更多的是决绝。
虽然王镇恶实数当世奇才,但不尊号令,纵容亲人下属,都是取祸之道,如今关中日渐稳定,人心齐整,同仇敌忾,有此人在反而更损人心,不如尽早束之高阁。
刘裕本身对王镇恶便心存芥蒂,早在王镇恶攻伐潼关之时,自己千叮咛万嘱咐其待自己大军到了再行动,可这厮竟然不遵自己号令,擅自行动,差点因为断粮全军覆没,所以一接到刘义真的密信,刘裕想都没想便同意了刘义真的计划。
在场的文武嘴上都在庆贺王镇恶荣升司徒,位列三公,但心里都知道,这天下迟早是宋王的,现在让王镇恶回京担任司徒,不过是明升暗降。
王镇恶脸上看不出丝毫的波澜,笑着对众人说:“承蒙陛下厚爱,擢升我为司徒,这是对我的无比信任和重托。各位若是回京,镇恶定当设下宴席,宽待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