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不打仗,镇一镇土司也是好的。
最后,朱瞻墡还有一个作用:震慑宵小。
以前大明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仁厚、仁德等等,不过这都是捡着好听的说,说难听点儿的话就是好糊弄,跟着大明有利可图。
远的不说,就说现在的倭国吧,他们年年朝贡可不是因为对大明心悦诚服,而是因为大明每年给的赏赐都比他们的贡礼价值高。
就因为朝贡一事,倭国内部年年打,就为了争朝贡的名额。
但现在,朱瞻墡这么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横空出世,以后只要朱瞻墡还活着,就没人敢捋大明的虎须。
你要真敢捋,朱瞻墡也真敢像一把火烧了交趾一样灭了你。
什么?大明不能明着这样做?
谁说要明着了?难道不能说朱瞻墡偷溜出去,然后恰巧遇到了几个对他心悦诚服的武将,然后一拍即合?
反正朱瞻墡不按常理出牌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了,武将也多是求战的性格,难道不正常吗?
到了最后,无非就是惩罚一下朱瞻墡,顶多再惩罚一下那些所谓的“武将”,再给你们陪个礼道个歉……
至于你们没人能够接受大明的赔礼道歉,那就不关大明的事情了,反正大明的态度是摆端正了。
震慑了这些宵小,以后敢在背后搞小动作的人就少了,大明也就能轻松不少,也自然而然的能省下不少的花费。
大明的花费少了,夏原吉肩头上的担子也就自然而然的轻了。
只不过……可不是所有人都看好朱瞻墡,还有不少人在背地里暗戳戳的想要朱瞻墡摔一跟头,甚至是直接摔死的。
……
彰德府,赵王府。
朝廷有意宣扬,所以消息传播的非常快,几日就传到了位于河南河北交界处的彰德府。
而如今已经在彰德府就藩的大名赵王朱高燧,自然也是得到了这个消息。
朱高燧意欲弑父谋逆一事,最终还是被隐瞒了下来,结果是朱高燧的护卫被削到了只剩下一卫,而且这一卫的编制还不足,只有一千三百余人。
除此之外,彰德府已经成了锦衣卫的常住地点,赵王府更是日日都有锦衣卫的监视。
不过,锦衣卫只是监视,并没有干涉赵王府的日常生活,所以自然也就不会阻止赵王府获得外面的消息。
再说了,被禁足在赵王府内的只是朱高燧而已,又不是赵王府所有的人。
总是要有人出门采购的吧?
……
“怎么样?”
赵王府旁边的一座院子里,锦衣卫正在换班。
“没有异常情况,和往常一样。”
“嗯,你去休息吧。”
……
锦衣卫很快就完成了交接,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赵王府书房内,朱高燧已经把自己关了一下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