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敏锐如鹰隼般的沈庆知早已洞察到了耶鲁阿宝内心的恐惧和企图逃跑的念头。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沈庆知手握长枪,犹如一道闪电般疾驰而去,枪尖直取耶鲁阿宝的后脑勺要害部位!
耶鲁阿宝突然感受到一股刺骨的寒意从背后袭来,仿佛死亡之镰已经高悬头顶。他浑身汗毛竖起,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涌上心头。凭借着多年战斗经验培养出来的本能反应,他拼命侧身一闪,险之又险地避开了这一致命一击!
然而无论他如何左闪右避、上下腾挪,却依然未能躲开慕容皖那如闪电般疾驰而来的箭矢!随着“嗖”地一声响,锋利无比的箭头无情地刺穿了他的胸膛,鲜血瞬间喷涌而出,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他瞪大双眼,满脸不可置信之色,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竟然会命丧于此。但事实就是如此残酷,他那曾经威震天下、战无不胜的身躯,此刻也如同风中残烛一般摇摇欲坠。
终于,他缓缓闭上了眼睛,身体软软倒地,从此与世长辞。这位纵横沙场多年、屡建奇功的传奇将领,就这样走完了他辉煌壮丽的一生。
至此,这场持续已久、残酷血腥至极的战役终于画上了句号。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战斗,李辰逸一方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战术指挥,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完美收官!他们用鲜血和汗水捍卫了自己的荣誉与尊严,成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者。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同样让李辰逸与沈倦付出了惨痛代价。他们麾下的军队伤亡过半,大量英勇无畏的士兵及将领皆长眠于此,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其中,李辰逸的军队损失异常惨烈,不仅人员伤亡过半,就连他自己也身受重伤,惨不忍睹——左手被砍断!在此艰难时刻,为了稳住动荡不安、摇摇欲坠的军心,沈倦别无选择,只能留在大营里坚守岗位,掌控全局,同时负责处理繁杂琐碎的战后事务。
在成功击败耶鲁阿宝后,沈倦与沈庆知等将领马不停蹄地率领大军乘胜追击,围剿四散逃窜的残余敌军。他们一路奋勇南下,披荆斩棘,跨越了那片广袤无垠、被称为塔木草原的地域,径直朝着彭城的方向挺进。
然而,正当大军高歌猛进之时,新的难题接踵而至:物资供给严重匮乏。面对如此困境,慕容皖当机立断,向众人献策道:“不妨派遣一批士卒前往临近村落探寻粮草,以解当下燃眉之急。”
沈倦与沈庆知对慕容皖的计策深表赞同,于是当即下令分兵两路:一队人马奉命前去周边乡村搜罗粮食;另一队则继续朝南进军,养精蓄锐,严阵以待,随时做好进攻彭城的准备。
可就在向南行军途中,众将渐渐察觉到情况愈发不妙:由于地势险峻、山路崎岖,后勤补给变得越发举步维艰。
值此生死攸关之际,彭城方面似乎嗅到了一丝危险的味道,于是开始紧锣密鼓地集结军队,准备抵御外敌入侵。然而此时此刻,沈倦所率领的军队却因之前历经连番恶战而元气大伤、伤亡惨重,实在难以再承受新一轮激战之重负,更遑论主动出击攻打彭城了。
沈庆知敏锐地洞察到当前形势之严峻性与复杂性,经过深思熟虑后向沈倦提议道:“目前我军战力受损严重,实非强攻彭城之良时。当下应暂且搁置攻城计划,另寻一处安全之地妥善安顿好咱们的军队,静候物资增援抵达,待到那时方可图谋后事。”
沈倦对沈庆知所言深以为然,认为其言之有理且切实可行,遂当机立断地下达命令——全军停止进攻彭城,并即刻启程寻觅适合安营扎寨之处。
大军一路朝南挺进,但随着行程推进,路途愈发崎岖险峻难行,致使军需物资运输举步维艰,补给供应链亦濒临断裂。值此艰难困局之中,彭城方面似乎亦察觉到局势不妙,旋即着手调集兵马,磨刀霍霍欲作殊死一搏以求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