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小商号的掌柜甚至放出话来,“李管事,若商会再不拿出方案来,我家铺子的伙计就养不起了,挺不住降价就是没办法的事了。”
此言一出,不少小商号的掌柜点头同意,这定国商号定的价格是一两五钱一石粮食,这个价格也是有赚头的。
这两天,扬州的百姓们来他们的商号买粮都是能买多少就多少,能排上定国商号的低价粮最好,买不上的也在观望,等待其他商号跟着降价,所以只买一天吃的量。
他们让伙计低于一斗的粮食不卖,可根本没用,百姓会几家合买,到头来还是一回事儿,因此各家店铺受到影响都非常大。
古代的情况与现代不同,基本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百姓没那么多需求,就是图一个吃饱而已,卖粮的业务不管对哪家商号来说都是一个大业务。
李为富笑着说道:“王掌柜不要说气话嘛,扬州商会早已发了贴子给各家,大家不都是没降价嘛,你家铺子受影响,大家的铺子都是一样。今日叫大家来,不就是想办法的嘛,李掌柜还有各位掌柜先稍安勿躁。”
他向一旁递了一个颜色。立马有一个掌柜站了出来。
“要我说这定国营无非就是图财,咱们不如出钱送上一份大礼如何?咱们来一个先礼后兵。
这王士元虽然不好惹,可咱们扬州商会也不是泥捏的,咱们大家的背景也不比他差。各位掌柜以为如何?”
其实李为富早就想出了办法,今日召集各家掌柜来就是为了宣布这个方案,什么讨论都是假的。
之所以搞这么一套,就是因为这钱还是需要各家来摊,这人也是他提前安排好的,若是没人提这个方案就他安排好的人提。
各位掌柜听到这个方案倒是个办法。
这时就有人问了,“可咱们这些掌柜送礼这王士元能给面子嘛,难不成要请大家的东家出面吗?若是东家出面又是谁家的东家出面?”
这才是众人放着这个摆在眼前方案却没人提的原因,各位掌柜都怕这事儿落在自己家的头上,谁都不愿意麻烦自己的东家。
小门小户的没什么能量,大户之间都觉得应该对方的东家去。跟多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李为富,若是谁家在扬州城中粮食的生意最大,还是得是他们李家商号。
而李为富的背后之人正是扬州四大家族之一的李家,也就是总兵李栖凤所在的那个李家。
但李家的生意却不是李栖凤一个人的,而是整个家族的,李栖凤不过是李家的一支而已。
李家还有两个兄弟,李栖林,李栖江,而李家的家主就是三兄弟的父亲李维新,这位也不简单,李维新也是武将出身,曾任四川总兵,现在修养在家,而李栖凤的家丁里就有不少四川人,正是从其父那里继承过来的。
家丁是明朝将领的私人武装,就跟三国时的部曲差不多,只听命于将军本人,而大明朝庭也默认了这种行为。甚至规定了将领的家丁数量,并按照这个数量拨发饷银。
但是将领们按不按规定的来就是另一回事儿了。一般将领的家丁的数量都是越多越好,是军队里最重要的战力,而听朝廷话的忠诚良将,活不到这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