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轨道是个工字形结构,工字型的上下两条平行线一条是轨道列车运行的平台,另一条则是无线输电中转器和各种物质输送的管道。2条上行管道和1条下行管道,上行管道一个是专门为升力平台输送工质的,另一条则是为空间站输送各种物资的,而轨道列车则主要是输送人员的,各国有时候也输送一些不想让我们知道的物资的,不过安检系统还是会检测出是否有危险品的。
轨道列车的设计速度并不快,最高时速被限制在了700公里,空间站到地面基地距离有36000多公里,轨道列车上下也就需要50多个小时。
天梯系统最终是由4条轨道连接到空间站上的,初期先搭建一条上行线路的轨道,大量的物资把轨道上的空间站搭建到一定重量的时候开始搭建另一侧的下行轨道,这个时候由太空往下放一级一级的轨道就比较方便了,往下放的升力平台可以先跟上级连接好后控制住下端的调节平台稳定就好,不需要准备太多的工质用在起飞过程中了。
太空中的空间站设计的时候也考虑到天梯脱落的情况了,底部设计的推进器可以把1/3左右的结构带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回到原位恢复连接,或者利用剩下的结构飞往月球搭建月球电梯。
而每一级升力平台上储备的工质可以让其稳定的降落回地面到达指定的区域停放。平台由人工和程序双重控制,未来传回来的程序和控制系统可以做到几百个平台的对齐和稳定性,但是人类多疑的性格还是不能完全相信程序的可靠性,于是平台又增大了面积用来控制人员提供生活空间,为了公平起见每层平台都是5个人在上面
,一个控制员,一个监督员,5个人轮班24小时监控平台的位置和稳定性。
而太空中的空间站是个球形的结构,4条轨道接近球的底部时开始顺时针旋旋向上到达赤道后向4个方向上伸展出码头,半圆形的码头使轨道俩俩互联,列车到站后人员下完就可以由下行轨道再返回地面了。而上行轨道向外还要伸长一些,延长的轨道可以使一些加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船直接由空间站加速飞向月球和火星。
月球基地在天梯的第三条轨道搭建好后就有运力来建设了,火星则还是单程票,只有愿意牺牲自己的特优秀人才才能前往,虽然现在的技术很容易让人在外星生存下来,但是以光速作为距离单位的太空距离,使得科技的能力显得很渺小,当我们还不能掌握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属性前,我们还只能望洋兴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