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兰陵奇梦 > 第二十一章 严惟中为子办百日 李崆峒丹青讽东阳

第二十一章 严惟中为子办百日 李崆峒丹青讽东阳

梦阳不觉提高了嗓音:“惟中贤弟,俺这可不是瞎说嘞!恁看啊:他那首长诗沥沥拉拉倒是写了不少,可到头来,连这幅画的季节是冬夏还是春秋都麼整清楚,这可不是个‘白脖儿’嘞?!”

严嵩仍未答言。毕竟话题涉及当朝内阁首辅,他得谨慎择言。他心里清楚,身旁这位老兄出言毫无顾忌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政治上的泾渭分明与学术上的南辕北辙,让李东阳在李梦阳眼里头一无是处。

李梦阳字天赐,虽生在陇东,但自幼随任教授的父亲在封丘周王府“入饱出嬉”,学了一口当地土语。此君嫉恶如仇,初涉宦海,便把指陈时弊的矛头对准外戚张延龄兄弟,险遭大祸。宦官刘瑾等“八虎”擅权后,他又毅然为户部尚书韩文起草疏稿,请求诛杀刘瑾及其党徒,事泄后反被诬陷入狱,若非文友康海力救,早已身首异处了。几个月前他被放出,离开京城一路南下,以文会友,前两天来到分宜,与严嵩一见如故,终日形影不离。

反观李东阳,虽四朝为官、两朝重臣,却是个官场“不倒翁”。因政治上无明确主张,被世人讥为“伴食宰相”。他对刘瑾因循隐忍,委曲求全,甚至阿谀奉承。据传刘瑾在朝阳门外造玄真观,东阳为之撰写碑文,极言称颂。如此种种,自然为梦阳所不齿。加之在文坛上两人各树一帜,一个提倡婉约,一个鼓吹复古,南辕北辙,所以,从梦阳嘴里自然说不出东阳的好话来。

严嵩为人精警,不趟浑水是其一贯处世之道,因而,此时他并不附和梦阳的讥讽,仍寻着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用求教的口吻问道:“天赐兄,那《清明上河图》小弟虽无缘得见,但也知道描绘的是东京汴梁繁华景致,自然有山川草木、人物衣着,难道就分辨不出是何季节来吗?”

“所以俺说那‘伴食宰相’才学疏漏粗鄙嘞!——恁莫急,听俺一一道来!”梦阳说道。

此时他们穿街过巷,已来到县城南门。因安仁镇南滨秀江,故东、西、北三面城墙都以石、砖、土垒砌,唯独南面是在石堤上竖列木栅构成。出南清源门是最主要的渡口——清源渡码头。由此溯江西上八十里就是袁州城,上午时分,严嵩、李梦阳将在此恭候知府徐琏一行人乘船抵达。

当下三人上船,因天早客稀,便在舱中坐下,接着闲谈。

梦阳道:“……那幅画上一共有八人题写跋语,前七位众口一词,都说描绘的内容是汴梁繁华景致,那季节自然不会是春寒料峭、草木萧条的清明,而是树木葱茏、鸟语花香的夏、秋,恁说对不?再者说,那画中还有人赤膊杂耍卖艺,好几处小贩的货摊上都摆着切开的西瓜嘞!”

“如此说来,判别季节并不难呐。”严嵩说道。

“可那李阁老望文生义,瞧见‘清明上河图’几个字,就傻乎乎来了一句:‘清明上河俗所尚,倾城士女携童儿。’这下可好,好端端的‘盛世图’叫他给弄成了‘断魂谱’,张择端要是在天有灵,得从棺材里头爬出来喊冤叫屈嘞!”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1、注2:见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袁州府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花屋湘军传奇惊涛落日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