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明白!”舍予点头。
“还回来吗?”颜师突然问道。
舍予抬头疑惑的看了颜师一眼,想了想道;“应该不会回来了!”
“嗯,我也猜到了,你入学凉州学宫本来就是一场交易,你自身学识不差,只不过就是对于人的理解有点偏差,所以你师兄才会让你入学宫读书,甚至还送了老夫一场大便宜!”
“也不算是大便宜,他都没付出什么!”舍予撇了撇嘴。
“你不明白的小子,人与人之间有时候有一种不用言说的默契,而不是像妖那样直白。这也是让你学儒的道理,不是让你成为儒家,而是学会用儒家的眼光,去处理你认为的人妖之争!”
“……”
“去吧!”颜师摆手。
“老师保重!”舍予微微弯腰,转身离开。
晚上赵毅也来为他送行,还告诉他莎楞依本来也要来送他的,但因为太晚了不方便,便没有过来,舍予表达了感谢。
最后赵毅留下了一大堆礼物,临走之前,赵毅回头看着舍予问道:“舍予,我们算朋友吗?”
等到舍予点头回答,赵毅点点头转身离开,心中却多了一丝惋惜。
五月初十上午,准备已久的队伍终于出发了,由十数位教习以及两位学政带领的庞大队伍,在北凉城民众的欢送下,渐渐离开学宫向城门走去。
对于可以出去参加仲夏大比,这些学子们个个兴奋异常,因为这意味他们即将自学宫中结业离开,尤其是在仲夏大比中表现优异的,或许还能得到朝廷赏识,直接被征召。
避免了去参加三年一次的大考。
队伍出了城,在离城十里外的路边凉亭,正有一大堆人等着他们走过去,一些学子的家人亲朋,等在这里为他们送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舍予骑在马上,不由想到了这篇古诗,转回头看向遥远的西北。
此时苍山上的雪应该快化了吧,不知小狐有没有想自己,师兄师姐们又在做什么,师傅还在闭关吗?
队伍一路上穿村过寨,很快便进到了北凉城东南百里方向的大山,一路上山间绿意盎然,轻柔的山风吹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吹走了他们对家乡的不舍。
没有出过远门的学子们,新奇的看着大山里面的景象,看着山林中,各色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光辉。
在这狭长的山道上,山坡上高大的树木如同守卫般屹立,互相之间枝叶交织在一起,在林间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
行走于山林间,耳边传来阵阵鸟鸣虫叫,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伴随着路堤下流水的哗啦声,清澈见底的河水蜿蜒流淌,水面上漂浮着几片落叶,打着转的随着水流缓缓前行,宛如一叶扁舟。
林间不时冒出一两只动物,野兔松鼠林鹿,皆都好奇的打量着路过的这一群人,然后在学子们故意发出的声音后,落荒而逃,逗得其他人哈哈大笑。
山林间景色,温柔的山风和宜人的环境,在这里,学子们暂时忘却旅途的烦恼,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感受那份来自心底的宁静与平和。
宋园跟在舍予身后,贪婪的呼吸着,眼睛里仿佛有光一样。
舍予则就像是没看见一样,手上拿着一本书,除了不时看一下,就由着马儿驮着自己随着队伍前进。
也就在舍予他们出发的同一天,在遥远的江南,一座盛开着桃花的矮山上,一座古老且显得有些破败的道观里,一名垂垂老矣,似乎一阵风就能刮到的老道人,敲响了身边的一座小铜釜。
清脆的声音传出,一名同样满头白发的老道走进了老人的房间,很快一道法旨就被传了出去。
龙虎山,作为江南道门的领袖,此时在它的大殿上,正有几名身着道袍的男女跪在地上,听着上面掌门的训导。
不多时这些年轻人走出大殿,在与周围的同门道别之后,就在一名长老的带领下下山而去,目标则是夏国皇都。
同样的队伍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一些传承久远的宗门,雄踞一方的修行世家,都像是闻到了什么敏感信息一样,纷纷派出了家族宗门当代最优秀的弟子赶向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