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上午,毕意南早早起床,洗漱完毕之后开始收拾东西,为出远门做好准备。
这可真不是他在夸张。
饭都已经由楚兮然请了,作为采访者的毕意南说什么也不能再让人家被采访的人东奔西走了。
可是,从广播学院到师范大学的路程在2003年可是相当的复杂而遥远。
先在梆子井站坐公交到达四惠站,然后地铁一号线换乘二号线到积水潭站,还要再转公交到铁狮子坟站。
算上中间走路和等车时间,单程就要接近一个半小时……
要不是有采访任务在身,毕意南是真不想这么折腾一趟。
“阿南,你这是要干嘛去?”
大哥王畅刚刚醒来,睡眼惺忪地趴在床上问道。
“我要去趟燕师大。”
“那怎么行?今天上午台刊部的王家欣要来采访咱们BBI3443,你走了的话,创作的部分谁来说啊?”
王畅有点着急地坐了起来,他已经答应了对方,可以详细讲讲那首歌的创作背景的。
毕意南这才想起来,还有这么回事。
人红就是麻烦多,好好一个周末,怎么既要采访别人又要被别人方才的?
“你把刘辰叫来回答问题,我怎么创作的他都知道。”
毕意南看看时间,再不出发就要迟到了,毫不犹豫地想了一个挡箭牌推了出来。
至于刘辰对这首歌的创作到底能聊出什么来,那可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了。
“那你进城一趟别忘了带些好吃的回来。”看着毕意南推门而出的背影,王畅在后面喊道。
这话一点不假。
对于地处五环之外、周围略显荒凉的广播学院来说,位于三环内、紧邻新街口的师范大学实在是太“城里”了。
“有点东西啊……”
几十分钟后,走在燕师大校园里的毕意南更是直观地感受到了一种不公平——在寸土寸金的燕京城里,却拥有着比广播学院大得多的面积。
广阔的大路两旁,银杏叶已经黄的分外好看,提醒着毕意南十月底的燕京已经进入了秋冬之交。
不知怎么的,他突然体会到了郁达夫的心境:“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短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就在毕意南文青情怀泛滥的时候,他猛然看见不远处的八个大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正是楚兮然和他约好的见面地点——校训碑。
只见楚兮然已经等在了那里,她穿着卡其色的牛角扣大衣和格子图案的毛呢半身裙,黑色的过膝长筒袜搭配着同色的漆皮制服鞋,温暖而活泼。
毕意南目测,她有着1米70左右的身高,俊俏的脸上泛出浅浅的微笑,挺直的鼻梁,清澈的眼睛,粉嫩的嘴唇,白皙的下颌,简直像是校园偶像剧里的女主角走了出来。
看着她向自己轻轻挥手的样子,毕意南突然发现,约在燕师大学校里见面绝对是个错误的决定:
“和这样的楚兮然走在校园里,我得遭遇到多少不友善的目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