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怎么可能吃得下这个亏?脾气一上来,打掉了大宦官两颗门牙。】
【冲突过后,多亏有国舅董承帮助,刘备才得到了一个安喜县尉的小官。】
【这个职务是符合史实的,问题在于,历史上的刘备当这个官很合理,但现在你说刘备他们剿灭了五百多万贼兵,再当这个官就太不公平了。】
【没想到,到任之后,刘备又被太守刁难。于是张飞夜入太守府,杀光了他全家男女老少。】
【这事传到朝廷,掌权的大宦官群体——十常侍就派督邮来审理此案。结果督邮又被张飞打死,还分尸了。】
【这下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刘备只好带着关羽、张飞上山做了强盗。】
【是不是感觉有点像“三国版的逼上梁山”?】
【像就对了!事实上,民间讲述的很多历史故事都有着相似的故事脉络。】
【你想啊,黄巾军朝廷都搞不定,现在能够平定黄巾军的人造反了,朝廷得多慌啊?】
【这时候,国舅董承又来了,在他的建议下,皇帝杀掉了奸臣十常侍,重新任命刘备做官。】
【在这一大段讲述中,刘备是绝对的主角,他的命运牵动着整个东汉的兴亡,而且情节劲爆、大开大合,血腥暴力程度拉满。】
【这才是民间爱听的三国故事。】
其实,毕意南第一次读《三国志平话》的时候,还是很受震撼的。
在他的印象里,古代的老百姓不是应该勤劳、勇敢、善良,崇尚男耕女织、与世无争的吗?
怎么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却是这样的三国故事呢?
动不动就屠戮全家、杀人分尸……
简直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三国演义》往回找补一下,我们今天理解的三国历史会是什么样的?
【说过史书的记录,也聊过以《三国志平话》为代表的民间故事,我们就可以看看《三国演义》是怎么写的了。】
【《三国演义》还是帮刘备吹了不少牛的,写了兄弟三人很多史书上没有战绩,包括用猪羊狗血破了张宝的妖术……】
【但相比《三国志平话》,这些牛吹得非常克制,真正平定黄巾军的是皇甫嵩、朱儁等人,这个历史事实《三国演义》充分尊重了。】
【《三国演义》的重点,还是想在道德上美化刘备。】
【但是,在今天的我们读来,又是一种既有美化也有弱化的感觉。】
【还是拿刘备鞭打督邮的事情来说。】
【史书上记载,刘备因为与黄巾军作战的功劳,得到了安喜县县尉的职务,督邮来了,想撤刘备的职。】
【刘备当时就怒了,冲到督邮的住处,把他捆了起来。】
【然后,刘备把督邮带到安喜县的边界以外,把自己的印绶解下来,挂到督邮的脖子上,把他痛打了一顿,最后扬长而去。】
【这事干得非常漂亮!】
【第一,县尉是维持本县治安的,所以刘备把督邮拽到安喜县边界之外才动手,意思是:你挨打,不是我安喜县的责任。】
【第二,我是把印绶解下来、以老百姓的身份打的你,这是我的个人行为,不会牵连同僚。】
【这一套操作下来,刘备的人格魅力尽显无遗。】
【但是,《三国演义》直接把这事改成是张飞干的了,道德上刘备是更高了,但刘备身上那种激动人心的英雄气质,也给改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