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意南在前边正好写到,《三国演义》为什么要在开篇选用杨慎的这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呢?
他立刻就在下面进行了解答。
【杨慎是明朝人,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世家。】
【他父亲杨廷和官至首辅,曾经独揽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杨慎本人才华横溢,在正德六年,二十四岁的时候就高中状元,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
【但是由于他性格耿直,既失欢于皇帝,又结怨于权奸。虽然胸怀壮志,力图报国,政治才能却难以施展。】
【在嘉靖皇帝的时候,他卷进了朝堂的风波,被贬到云南,最后就在那里去世。】
【这样的经历就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把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统统看透的感觉。】
【《三国演义》开头的这首《临江仙》就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历史上的帝王将相,他们成就的功业到头来还能剩下点什么?什么都剩不下来,一场空罢了,无非是给渔翁樵夫拿来聊聊天而已。】
【不过呢,这首《临江仙》,不是一首独立的作品,而是杨慎被贬云南后,创作的一组词当中的一首。】
【当时,他读史书有感而发,写了《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从上古到元朝,一共十篇作品。】
【这个时间跨度,牵涉到二十一部正史,所以后世给改了个名字,称为《廿一史弹词》。】
【说到这估计有的朋友想要抢答了——我知道了,那首《临江仙》就是杨慎写三国的,用在《三国演义》的开头,正合适。】
【还真不是。】
【杨慎确实给三国历史写了一首词,用的词牌是《西江月》。】
【这首词也特别有名,传播度很高,郭德纲说单口相声、讲评书经常用来做定场诗,更早的时候,单田芳先生的好几部长篇评书,开头用的也是这首词。】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上片四句,历数三皇五帝、夏、商、周,再加上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然后秦、汉之后,可不就正好到了三国嘛。】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
【这两句,和上面四句一样平白如话,不用文言文知识也完全能看得懂。】
【说的是,历史书上能留下来几个名字?绝大多数人,都变成了北邙山上的荒坟。】
【点题的是最后这句“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魏、蜀、吴三家,一番龙争虎斗之后,天下最后是谁的呢?被最善于阴谋算计的司马家收了。】
毕意南对于杨慎的这首《西江月》非常有感情。
小时候,守着收音机听评书的时候,就无数次地听到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