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体乾在察言观色,以便更改口风。
朱由校笑了笑:“但是什么?”
见状,王体乾不由胆气一壮,继续道:“但是,如若主子爷不杀熊廷弼,那王化贞,也可暂且不杀。”
“哦?为何?”
“奴婢以为,以眼下里的局势,稳定朝局至关重要。”
言下之意,两个都杀倒也罢了,如若只杀一个,另一方势力必然不会善罢甘休,又不知会掀起什么风浪。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王体乾几乎猜中了朱由校的心思。
历史上,熊廷弼最终被斩首,并传首九边。
但,朱由校绝不会杀熊廷弼。
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熊廷弼文武双全,熟知兵法,乃是一员难得的猛将,朱由校自然不会傻得自断臂膀。
穿越,乃是他的最大优势。
虽然这个世界混入了一些奇怪的东西,但总体来说,与前世的历史差别并不大。
故而,对于一些知名历史人物的忠奸,他心里门清。
比如袁崇焕,无论后世有多大的争议,朱由校依然相信他是一个优秀的将领,绝不可能背叛大明。
悲哀的是,袁崇焕背负了一个通敌之罪,但为其澄清的,恰恰也是清人。
乾隆曾批曰:“昨披阅明史,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昏政暗,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此事,载于《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
至于王化贞当不当杀,朱由校一直有些犹豫。
此人自负轻敌,好大喜功,投靠阉党,身为主帅却弃城而逃,论理是当诛的。
但正如王体乾所分析的那样,如若只杀王化贞而不杀熊廷弼,势必会引发一场激烈的朝堂之争。
而眼下里,朱由校并不想折腾太大的动静。
步子迈大了容易扯到蛋,要治理这千疮百孔的大明,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首先,他得培植一批自己的亲信。
其二,压制阉党、东林党,平衡各方势力,以稳定朝局。
别看东林党现在处于劣势,一旦让他们得势,又不知会整出多少幺蛾子。
不管任何朝代,一旦朝臣结为朋党,难免就会产生各种弊端,党同伐异。
其三,发展大明经济。
当然,这得后一步了,先理顺前面的事再说。
“嗯,公公言之有理……”
一听皇上此话,王体乾不免受宠若惊,内心里又暗自庆幸、雀跃。
终于赌对了。
表面上,一副诚惶诚恐怖的样子道:“奴婢何德何能,只是妄言了几句,让主子爷见笑。”
“王公公!”
“奴婢在。”
“就按你刚才说的办吧。”
“奴婢遵旨!”
朱由校又道:“对了,你去给朕找一份锦衣卫镇抚司百户及以上人员名册。”
锦衣卫镇抚司分南北,南镇抚司主要负责本卫法纪、军纪。
北镇抚司的权力可就大多了,主理钦案、要案及诏狱。可绕过三法司自行逮捕、刑讯、处决犯人。
当然,这也要视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