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魏军的两万与人马已经从温悄悄抵达了阳,同时有更多的部队向阳外围地区移动。由于阳城墙低矮,根本就没有防御能力,大量的魏军陆续进入阳街区。
魏军出现在阳,让在阳的魏百姓激情高昂,抗秦的气氛浓烈,这立刻引起了秦军的警觉。
只是,秦军在阳的主力已经北上,得悉魏军出现在阳的情况后,不以为然,认为魏军是佯动,目的在于牵制北上的秦军。此刻若回头援阳,会影响与魏军的决战,一时犹豫不决,便向咸阳宫廷报告了。
秦国宫廷得报大为震惊,在魏冉的要求之下,秦国宫廷当天晚上就举行御前会议,最后决定另派遣秦军增兵阳,以保住阳。
显然,这个安排不具有战略目的。
子青将会议决定让乌鸦送给了栗瞳。
但是,秦军在阳的部队,在接到秦国决定增兵阳的消息之后,顿时有恃无恐,向魏军挑战更为肆无忌惮,阳的战火大有一触即发的意味。
当天旁晚,阳秦军大营发出了作战指令,秦军杀向魏军,魏军的反击也即刻展开,金钟“铛铛”响彻阳大地。
秦魏在泫氏关隘以外的阳爆发了激烈的战斗后,魏昭王发表诏书,宣布“魏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唯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晚上,大风肆虐、暴雨如注。
子青和藤莉从睡梦中被惊醒了,金钟长鸣,火光四起,嘶喊声此起彼伏。是魏军向阳的秦军阵地发起了攻击。
子青明白,魏军的把秦军赶下河水行动开始了。
慌忙中他们急忙起身,匆匆地下楼。
临近的房子有的已经被火箭射中,熊熊燃烧起来,楼层已经塌了一半。
藤莉心惊胆战中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刻反身向家里跑去。
“危险!藤莉,快走啦!”子青大声地喊叫起来。但是,根本无济于事,她根本就没有理睬他。没有办法,她只得回身跟了上去。
她正在开启屋子中藏银子的暗格。
子青很不满,喝道:“藤莉,你不要命了吗?快走啦,太危险!”
话音未落,又一枚火箭从窗棂空隙之间穿入屋里钉在木墙上,瞬时将木墙引燃了,火星飞溅。
他吓坏了,条件反射般地扯住藤莉就跑。
但是藤莉不甘,挣脱了他的手又返了回去,打开暗格,将银子和金块全部塞进了布包里,这才起身。
狄思威街这一带全是秦人居住的地方,魏军对这里的打击是毫不仁慈的,用燃烧的箭对这儿行了猛烈的射击。若不是大雨倾盆,这一带怕早就烧成了灰烬。
子青避开了秦国房子多的地方,一路磕磕碰碰地来到了蒲汊街,累得上气接不上下起气。
终于到了洛水边上的百汇客栈,进了二楼已经租下的房间。
从房间窗棱空隙看向百汇街,汇金码头那儿运输粮草的船被燃烧的箭击中了,正在熊熊燃烧,火光殷红,到处是浓烟。
洛邑城外每日战鼓隆隆,子青与藤莉虽然搬到了百汇客栈。但是,依然惶恐不已。
好在太子府在东周洛邑城里,成了秦国在阳各力量的大本营,安全是有保障的,她也就不愿意离开太子府了,并且借助天气炎热,藤莉就在书亭里将就着睡。后来天凉了,她购买了棉被坚持赖在书记亭,再也没有回百汇客栈去睡觉。
这个时候秦国已经宣布全国总动员,成立作战大本营。
秦国以往一直判断要在大梁周边与魏军进行决战,一心想在南部重创魏军,成功切割大梁地区为秦国的新领区。但是,魏军没有中计,一直没有出兵增援楚国。
计划失败后,趁着光狼城秦军突击泫氏关隘成功,并且得知魏国要在野王、朝歌一线与自己决战的情报后,秦军也开始朝这一带集结兵力,意图与光狼城的秦军南北合击魏军,拿下魏国北部地区。
但是,宫廷没有想到魏军会向阳发起攻击,细细思量,发觉阳也紧靠河水一线,也属于野王、朝歌一线的决战战场。而在阳的兵力不足,阳难免落到魏军手里。秦军有着输不起的心理,为解秦军在阳困守待援的情势,被动地从野王、朝歌一线抽调兵力,转而往阳增兵。
这时候,秦宫廷还没有看出魏国宫廷是将魏军的主力放在阳与秦军孤掷一战。他们最初的用意是希望能够解阳之围,只希望能够切断魏军与大梁相连的补给线,以包围在阳鏖战的魏军。由于魏军主力源源涌来,逼着秦军一再增兵。
此时,阳已经成为秦魏两国关注的焦点,没有一个将军敢相信眼前的事实,魏军竟然能在阳力战秦军,本以为最多防守一个星期的战斗,竟然打了一个月以上。整个阳被战火所笼罩,秦军拚死反击的结果,也只能勉强守住阳的主要据点而已。
这时秦王才意识到上了魏王的当,魏军已经将决战地锁定在秦国的阳,这么一来,秦魏的决战不是在魏国的地盘上,而是悄然转移到了秦国的地盘上。原先规划的阳派遣军兵力,根本不足以击败魏军。想蚕食魏国,竟然将战火烧到了自己的头上。
秦王非常恼火。
但是,他不想竹篮打水空忙一场,于是不断增兵阳,正式组成阳派遣军战斗序列,总人数超过十六万人。他决心在阳地区的会战中,一举打垮魏军。
很快,秦军就得到有效的人员、粮草补给。而魏军的人员、粮草补给不足,渐渐处于劣势。
接着,秦军主力从魏军阵地的侧背河水沿岸的平阴城、向城到邓城一带登陆,企图包围攻击阳秦军的魏军。
赵、齐、燕国此时才意识到,秦军的架势是要灭了魏国。覆巢之下无完卵,他们感受到了莫大的威胁,这才着急慌忙地提出了停战调停的要求。
大梁宫廷基于魏国的战略原则就是要争取诸侯国的支持,因此不得不对各国的要求有所敷衍,秦国则是利用机会喘息以困守待援,这增加了魏军在早期攻势的困扰因素。再加上魏军缺少攻击型械具,进攻受阻,魏军赶秦军入河水的计划并未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