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得传觉远大师之功的郭襄、张君宝,一人往西川立峨嵋派,一人在湖广创武当派。
去往武当山的大道上,几匹快马速度不快,往前慢跑。
“芷若,自从武当山去往峨嵋派,多年未见张真人了吧?”
伏在马背上,腰挎绝影刀,周宸看向落后一个身位的秀丽少女。
周芷若美目流转回忆,带着感慨,“是啊,当年我本是船家贫女,得张真人所救,才能拜入峨眉,得传武学......”
“常有人言一个人若想有成就,需要得遇贵人,想必张真人与师姐便是你的贵人了。”
“他们自然是我的贵人,但......”
周芷若脸色突然认真起来,面向周宸,“师叔你也是我的贵人。”
周宸微微一愣,轻轻笑了起来,摇头晃脑,并不正经,“既然知道我是你的贵人,以后铺床浆洗等活计得留给你了。”
周芷若也知这位小师叔最喜调侃别人,然后恶趣味看别人手足无措的模样,被捉弄久了,她也会反将一军,“那本是师侄该做的,您老人家有何吩咐直说就是。”
“哎!没意思,看来以后我得重新找个人捉弄了。”周宸叹了口气,大感无趣。
他觉得没意思,周芷若可不放过他,乘此机会跟他请教了一些武学上的难题,等天色渐暗才放过他。
周宸大感无趣,乐子没找到,反倒做了动脑子的‘苦力’,看向了前方带路的静虚,“静玄,还有多久能到武当?”
静玄连忙答道,“师叔,明天晌午差不多到了。”
“知道了。”
八月中旬,天空刮起了一阵阵微风,清凉舒爽,吹走秋季带来的烦闷。
又是半天过去,终于来到了武当山下,栓好马绳,周宸带着静玄、周芷若等人往山上行去。
来到半腰,就看到六名身穿武当俗家、道家服饰的三四代弟子挡住了众人去路。
一人认出了时常来武当的静玄,连忙行礼,“原来是静玄师太和峨嵋派的朋友。”
“诸位客气了,还请通报贵派掌事,峨嵋派四代弟子静玄随师叔及几位师妹拜访张真人。”静玄回礼言道。
“峨嵋派的诸位远来辛苦,请移步敝观奉茶。”一名道人上前引路。
“多谢。”
众人随着道人来到紫霄宫三清殿,坐在木椅上歇息、喝茶。
盏茶功夫不到,忽然听到脚步声由远及近。
周宸耳朵轻抖,他蓄气大成,虽没有将丹田、气脉所有穴窍都填补圆满,却也完成了大半,隔着二十多丈的距离便听到了一阵脚步声。
前面之人是山腰前去禀告的道人,中间两个步伐轻柔,功力不俗,后面三个差了不止一筹,其中一个有些熟悉,应该是宋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