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宸说出了己方人员分布,自不是故意炫耀,除了个人的一些谋划,另外的原因为得就是借朱重八等人一用。
此次行动主要目标是行“围魏救赵”之举,刺杀为下,袭扰为主,为了争取最快速度,峨眉和武当一共只带了十名弟子,算上周宸等人也才十五人。
这些人手要是搅乱汝阳王府,倒也正好够了,若是想要救下被囚禁的各派人员,就有点捉襟见肘。
相当于中原各派呈现恪守的态势,明教无论总坛还是星罗遍布的支坛分舵,皆是极力反抗的态度。
神州中土半数以上的义军起复,背后或多或少都有明教的教众身影隐匿其中。
所以,元虏深恨明教中人,对于明教的打击远远高于‘安分守己’的中原武林各大门派。
既然要营救四派门人,不可能一拍脑袋就开始行动,与朱重八等人集思广益的商议了良久,才初步制定了大致的计划。
“郭少侠,我等兄弟先去调遣人手,到了约定时间再见!”朱重八等人一一抱拳,就要离去准备。
“且慢!”
周宸挥手让几人停下,在他们疑惑的目光中,解下腰间的裹布,递了赶去,“此物于郭某无用,赠予诸位兄弟,将来也好聚集更多好汉,推翻暴元,恢复汉家河山。”
接过血淋淋的裹布,朱重八毫不嫌弃的打开,里面的东西让他大吃一惊。
“这是......王保保?!”
“什么?我看看......确实是汝阳王之子,王保保。”
徐达几人也惊诧不已,连忙围了过来,接连查看,都十分确定这颗头颅的身份。
朱重八看向神情淡然的周宸,语气透着一丝难以压制的激动,“郭少侠......您这礼太重了,重八受之有愧......”
“郭某相信自己的眼光,朱兄腹有韬略,未来必有所成。”
周宸脸色一正,十分认真的道:“而且郭某无心建功立业,王保保的头颅除了让天下人赞郭某几句,无有其他用处。”
“大恩不言谢,朱某必不忘郭兄弟的恩德。”
朱重八能听出他话中的意思,郑重无比的躬身一礼。
周宸也没有躲闪,坦然受了这一礼,因为相比于施得这一礼,王保保的头颅价值可以说不可估计。
乱世争锋,想要完成潜龙升天的大业,重中之重的一点就是需要大义名分。
从古至今,起于草莽的绿林好汉不甚繁几,真正革鼎易命成功的又有几人?
而真正成功的开国太祖,哪一个没有大义在身?
即便是争议最多的宋太祖赵匡胤,也是利用‘杯酒释兵权’掌握了世上最大的‘真理’,后面利用对上代君主后人的礼遇,才确实得到了大义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