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只有大修士才会考虑开辟小世界。胡芸儿功力浅薄,距离这个过程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这一日,胡芸儿和母亲聊天。
郭紫薇拿出一卷桑皮书,封面上有《圣言录》三个字。
胡芸儿问:“娘,这是您整理出来的?”
郭紫薇点头:“是啊,你祖父研究三坟五典这么多年,从中抽出的圣言都在这里了。圣言不是光记住就行的,而是要将它读出来。为娘功力弱,只能读出120句,你试试能读出多少句。”
胡芸儿拿起《圣言录》,开始高声朗读。
她发现每读一句圣言,胸中的气机便少一分,大约读了一百句,胸中气机折损了四分之一。到最后,她勉强读出428句,一口气完全耗尽,再没有剩下一分。
这种气机折损不是永久性的,只要休息一昼夜,便可以恢复。浩然气的价值,在于它能拓展中丹田,丹田拓展开了,没那么快崩塌。
郭紫薇神情振奋,笑道:“我的女儿,果然是天降奇才!儒修功力竟然这么高,已然到了鸿儒后期,距离宗师还差一点点。”
胡芸儿知道,要想成为宗师的最低要求是,一口气念诵500句圣言,再加300句咒语,她才念诵428句圣言,还没有念诵咒语,就已经耗尽了灵气,距离宗师还有一段距离。但这个距离不是不可以弥补。
她开口问道:“母亲,您是否还总结了咒语?”
郭紫薇摇头:“咒语需要口传心授,很难用文字来表达。”
“不对吧?果如此,祖父是如何掌握咒语的呢?”
“你祖父琢磨三坟五典多年,反复猜测尝试,经过不断试错,才掌握一些咒语,这个过程很复杂。如果用文字记录的话,它很容易失真,所以你不如跟祖父学习,让他一句句教给你。”
“好吧。”
胡芸儿将《圣言录》抄录一份,留着自己慢慢看。
此后每日清晨,她都要念诵《圣言录》,越念越熟练,越念越顺口,每念一句消耗的灵气越少。下午,她去跟祖父学习咒语。接近傍晚的时候,她再去摸一遍石碑,进一步扩张中丹田。
如此一遍遍循环,她的儒家修为不断提升。
直到炎炎夏日,阳气鼎盛之时,胡芸儿完成了突破,中丹田扩张到鸭蛋那么大,她从鸿儒后期一跃成为儒门宗师,可以一口气念诵500句圣言和300句咒语了!
鸭蛋大小的中丹田,还不是儒修的极限。
儒门修士的进阶,跟仙门有所不同。
仙门筑基可以一次性开拓到极限,而儒修则需要逐渐开拓中丹田。初阶儒修宗师的中丹田都不大,小的像鸡蛋,大的像鸭蛋;中阶宗师的中丹田像鹅蛋一样大;高阶宗师的中丹田像个小碗;成为半圣之后,还要经过三次开拓,才能达到极限。
胡芸儿成为儒门宗师后,综合实力上了一个台阶。
这就像挑水一样,别人提一桶水,她因为仙儒同修要挑两桶水,虽然有些吃力,但将水挑回家之后,能派上更大用场。在厮杀的时候,一个丹田的灵气耗尽,还有另一个丹田可以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