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了秋天。
中秋八月,在皇上九道金牌催促下,祖明伦不得不领军北征。
这时候,他麾下的兵力达到35万。
他兵分三路,左路十万,右路十万,中路十五万,齐头并进,直插北方。
半个月后,第一场大战爆发了。
战斗打得很惨烈,祖明伦折损两万兵力,斩杀敌人三万,还俘获了七千人。这样的战斗,虽然获胜了,但还说不上大胜。
隔了八天,又爆发第二场大战,折损兵员一万五千,俘获敌人两万有余。
此后两个月内,祖明伦连续攻破九座城池,占领北蒙国三分之一的土地,俘获大量金银、粮草、皮货和牛羊马匹,但即便如此,也未能大获全胜,因为北蒙国的人很彪悍,所有精壮汉子都能开弓放箭,祖明伦遇到的敌人越来越多,他折损了一半兵力,后续得不到补充,眼见天气越来越冷,他担心下雪天驻守在这九座城池有可能全军覆没,所以不得不率领残余兵将撤回苍兰国。
他将所有的俘虏献给朝廷,金银财宝,绫罗绸缎和牛羊马匹一分为三,其中三成用于抚恤,三成给活着的士兵,三成献给皇室,剩下的一成自己悄悄隐瞒下来。
他隐瞒下来的,主要是几万张兽皮,还有从城主府抢到的灵草、丹药,以及零散的石碑、玉简和古书,这些东西都被他收入储物戒指留下来了。
不用说,储物戒指自然是老三祖明澈给他的。还有一些防身护体的符箓,乃是胡芸儿送给他的;至于说大哥祖明远支援他的六百人,在这场大战结束后,全都要还回去。
祖明伦让他们化整为零,离开北方,前往苍梧省。
他自己率领几名亲兵返回京师,以战事不利为由向皇上请罪。
皇上在朝堂之上,呵斥他损兵折将,丢失了九座城池,当场打了他五十军棍,剥夺镇北大将军之位,而且将他软禁在苍南王府!
其实这场战争并没有输,只是因为兵力不足,后续援兵不到位,不得放弃到手的城池。那些个活下来的士兵都清楚,知道大将军担负很大的责任,将二十万士兵活着带回来。
而很多大臣心里明白,皇上这样做是为了拿捏祖明伦,将他软禁在京师做人质,让祖家投鼠忌器不敢造反。
祖明伦呢,被剥夺军职倒无所谓,但在朝堂上被打军棍,受了极大的羞辱,心中很是郁闷,他不得不待在家里,陪伴妻子儿女,静下心来习武练功。
不久之后,他收到老爷子命人送来的密信。
老爷子在信中叮嘱,让他待在京师好好修炼,蛰伏下来等待时机,再等五年,便将苍南王之位传给他。
为什么还要等几年呢?因为多拖几年有利于祖家积蓄实力,祖家的综合实力还有欠缺,不急于跟苍兰国皇室撕破脸。
祖明澈和胡芸儿的修为才到筑基中期,如果此时站出来,对抗赵丹阳、赵志成和赵敏,以及躺在棺材里的金丹真人赵明诚,老实说并没有胜算。
而且,赵家作为苍南皇室,有着绵延千载的传承,跟四大宗门都有缔约,是受宗门保护的家族!能从四大宗门请来高手,对付下面的造反势力。
换句话来讲,如果祖家想造反,面对的敌人不仅仅是皇室,还有来自于宗门的势力。
有人传言,现任的朝阳门主,金丹真人孙大钟,乃是赵明诚的徒弟!
由此可见,赵家和朝阳门的关系极密切!再加上,苍兰国每年将大量钱财送给四大宗门,所以百花门、白骨门和青蝉寺都支持赵家,而不会站在祖家这一侧,除非祖家能带来更多的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祖家扯旗造反,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
因此,胡芸儿和祖明澈不断劝说,让祖永寿和祖青云多忍耐几年。
祖永寿和祖青云都做过多年的柱国大将军,掌握周边诸国的军机,对苍兰国的底蕴很了解,知己知彼,运筹帷幄,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如果换一个公侯之家,不了解皇室的情况,只要自家诞生一位筑基修士,就可能扯旗造反了。而不会像祖家这样,有三位筑基修士还继续蛰伏。
这样蛰伏的日子,何时是个尽头啊?
因为蛰伏而受辱,因为受辱而郁闷。
心情不好,看什么都不爽,连天空的颜色都显得晦暗。
所以在祖明伦的眼中,京师的天气总是阴沉沉的。
而在数千里外的象州,胡芸儿和祖明澈的眼中,则天气晴好,蓝天白云,风和日丽,一切都很美好。
胡芸儿刚完成进阶,踏入筑基第六重。
祖明澈还在火湖边修炼,吐出本命灵火,吞噬火湖里的灵火,壮大自身的实力。
他刚筑基的时候,因为功力浅,为了稳妥起见,将一朵黄阶下品的灵火吞入腹中,后来因为一次次炼丹,灵火越炼越纯粹,渐渐变成黄阶中品,又变成黄阶上品,最近在火湖里吞噬灵火,它又提升一个档次,变成了玄阶下品的灵火。
灵火等级的提升,促进了功力提升,所以他距离进阶不远。
胡芸儿完成晋升后,趁着夜色前往青羊山。
她又一次见到母亲和祖父。
两人待在青羊洞书院,教书育人,培养浩然气,过着平静的日子。
胡芸儿来到青羊山,跟祖父攀谈,了解研究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