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公的家中,张临今日一早便来拜访,带了几只野鸡野兔,阿公阿婆都很高兴,阿公称赞张临的狩猎技术,说已经超越年轻时候的他,张临不断自谦,称阿公年轻时更加勇猛,一老一少相互吹捧,阿婆在一旁笑着将准备好茶水递给他们饮用。
见氛围融洽,张临问出了自己的问题:“阿公,我想在林中建一座树屋,要制作屋顶,地板和墙壁,需要木匠手艺,您知道应该怎么办嘛?”
“小临,阿公年轻时也在林中建过木屋,会些木匠手艺,虽然手艺粗糙,如果你想学的话阿公可以教你,你要是嫌弃阿公手艺不精,村里有人手艺比阿公好,阿公可以带上礼品,让你去向他们学习。”阿公喝着茶慢悠悠地说到。
张临哪里有挑三拣四的想法,再说阿公不仅会木匠手艺,更有建木屋的经验,值得学习。于是他便请求阿公教他木匠和制作木屋的技术,阿公自然应允。
“小临,阿公可以教你手艺,但阿公这里没有练手的木料,如果想学,那你需要准备一些木材带到阿公这里来,这样阿公才好教你。”阿公对张临勤奋好学的态度很是满意,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需要他做一些准备,对此张临非常理解,告诉阿公自己今天会带来一些木材,明天再来学习。
告别阿公后,张临径直前往村外的树林。据他了解,当前山林中人烟稀少,自然万物均属共享之物,没有从属关系一说,只要不嫌麻烦,想要就拿去。因此他在就近山林之中选择了一颗笔直树干,树身有大腿粗细的大树,手握石斧便砍,左边五六下,右边五六下,大树卧倒,石斧崩裂。
暗叹一声倒霉,他快速往家赶,拿来新的石斧,修整树枝,之后将树干拖到阿公家中,阿公见张临半个时辰不到便带来一上好木料,明显是刚刚砍伐的,稍显错愕。
之后张临又花了三个时辰,砍了九棵树,将木料拖到阿公家里,见此阿公也不多说,心里想的却是:这是要建树屋还是五人居的草屋?
第二天,张临应约来向阿公学习制作木屋,阿公倾囊相授。
张临精力充沛,体力强悍,积极学习,整个学习进度非常快速,不到三天的功夫他便在阿公院中造出了一个小型木屋,长宽高仅有三寸左右,十分小巧。
看着面前自己一刀一斧亲手建的小木屋,张临很受振奋,自觉受益匪浅,之后又通过一周时间学习实践,造出一座半丈方圆的木屋,立在阿公院中,仿佛是一座偏房,阿公笑着说可以用来堆放杂物。
到此学习告一段落,阿公感叹张临心灵手巧,说他现在可以去建造自己的草房,自立家业了,对此张临只是笑着摇了摇头,说不着急。
...
经过十天左右的学习,当张临再次回到山间河谷处时,望着眼前繁茂的大树,心中信心满满。
解下背着的竹篓,里面有一大圈麻绳,这是他最近几天到集市用猎物交换而来,此外还有大大小小六七把石斧石刀。
他随手拿起一把石斧,往山间走去,找到一颗之前相中的大树,挥手砍伐起来,伐木砍砍声开始回响在山间林中。
转眼时间又过去了七天,站在树下,望着树上隐约可见的木屋,张临心满意得,拉了下树干边垂下的一根不起眼藤条,一卷软梯从木屋中伸展下来,软梯由麻绳和儿臂粗细的木棍编制而成,一端固定在木屋上,一端刚好及地。
顺着软梯几下爬进木屋,收起梯子,关上屋门,缝隙处的光亮仍旧让木屋内清晰可见。
屋内长宽高均有一丈左右,屋顶呈三角形,盖有木板及茅草,墙壁和地板均用厚实木板制成,散发着原木的清香,此时屋中靠墙处有一简约木床,铺着厚厚茅草,屋正中有一木桌,桌上有一石板,石板上有一陶盆,盆中有些许木炭,日后可用木炭烧烤。
张临伸了个懒腰,侧躺在床上稍作休息,看着地板上斑斑光影,听着不远处河水潺潺,忘却凡尘俗世,内心安然宁静,当真是山水相邻自然居,偷得浮生半日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