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才心切的谢斐张口就问他,有没有兴趣来北影学习,可把陈夏问住了。
吭哧了半天、骚眉耷拉眼的回答道:“能在这学习自然是求之不得,只是我……那个我成绩不好,恐怕考不上导演系。”
“考不上?”
青年厂的厂长侯科名惊诧一声,马上明白的笑起来道:“也是,导演系考试要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的确很难考。”
这话还真不是假的,北电最难考的就是导演系,一共考四次,对于陈夏来说最难的不是后面那三四两试,反而是前面的一二两试。
第一试文常一百题,第二试自由陈述,都是要知识面很广,不仅仅局限于影视剧的问题。
而是综合性的知识点,甚至是时事观点等。
反而三四两试都是关于艺术的知识,分析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影视,还有音乐作品,美术作品等。
以及最后的命题创作,这道题陈夏算是已经完成了,都拍出被叫好的作品了,还需要什么命题考试。
“这部短剧你有什么想法?”
韩三品见状,岔开话题问道,毕竟人是自己带来的,还是要关照一下,也是自己的面子不是。
陈夏一听忙回答道:“我想参加5月份的戛纳,不知道还能赶得上吗。”
“哦,这么有信心吗,那好,这事我来帮你办,短剧不是长片,现在还来得及。”
一个星期后,包括过审和投递等问题都办好了,陈夏提了一盒好茶感谢了老韩后回去等消息。
不出意外的陈夏收到入围通知,这段时间他也没浪费时间在等待,继续学习着影视技能。
拍过一次短片后,自己哪里不足的地方就很明了了,可以针对性的学习补上不足。
为此陈夏还借着上次去北电的经历,获得一部分学习资料,并被提前录取为下半年开学的文学系学生。
这是一个折中的办法,导演系难考且很难给免试的名额,但文学系可以。
恰好这部短片名义上陈夏是编剧,那就更有资格进入文学系了,而且他其实也需要系统的学习文学创作。
家庭影院里那么多影视剧,想要复制出来还是要有文学功底的,影音作品跟剧本还是有区别的,你脑子里有可剧本要给别人能看懂呀。
而文学系就是干这事的,不管是今后自己写,还是弄个大纲找人写,在这学习的经历,都能让他更有便利。
而谢斐愿意帮他一把,纯粹是出于爱才的目的,本身他自己就一直在探索新时代电影的改变。
而且这位是最喜欢深挖人性内涵的导演,他的电影娱乐性不足,但教育意义很大。
对于《调音师》他是由衷的喜爱,这才给陈夏机会,让他去文学系,平时可以去导演系旁听。
至于他为何不考表演系,还不是被上回拍电视剧耽误了吗,北电的艺考在2月初,也就是年前时间,他没赶上啊。
想要考表演系那只能明年了,可今年他就要高考了呀。
“三爷,我收到戛纳的入围通知了!”
“谢老师,我收到……”
“佳姐,我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