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神祭祀:已少有专门用于祭祀的优质香品,一些天然香料制作的用于辅助修炼、陶冶情致的香品可以兼作祭祀用香。现在多见的“祭祀专用香“大都只是在包装、名称上对祭祀主题有所标注。例如,有的标明所敬奉的神明:供佛香、观音香,财神香等;有的标明所求拜内容:祈福香,吉祥平安香等等;有的标明敬香地点:五台山、普陀山等等。至于香的品质,则良莠不齐。
养生祛病:类香品的原料为天然香料和中药材,可依据功效的不同细分为不同种类,每一种香品都有相应的特定配方和制作工艺。养生祛病类香品重在配方、用料和制作工艺,至于外形则可以多种多样,不拘定式。例如:防止瘟疫的香品:多为薰烧类的线香或盘香;改善睡眠的香品:可以是填充特殊香药的香枕、香包,或是薰烧用的线香、盘香。
折叠编辑本段香料品种
香料品种很多。最名贵的香料是沉香,除了我国岭南一带出产外,当时真腊(今柬埔寨)、占城(今越南中部)等地也出产。后来又有了檀香、鸡舌香、龙脑香等品种。汉武帝的宠妃赵飞燕杂薰诸香,坐处余香百日不歇。汉武帝迎接西王母时,曾经燔烧“百和之香“。这些虽属神话传说,但也证实当时已经焚烧香料了。魏晋以来,香料已成为宫廷及富贵人家中生活必需品之一。焚香、薰香,也就成了社会上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曹操在取得政权之前,曾经“禁家内不得薰香“,以示简朴;还曾经赠送诸葛亮“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临终时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唐宋以后,关于香品、香事、香料制作、焚法等方面的著作多了起来,遂有“茶经香传“之称。焚香与品茗,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折叠编辑本段焚香用具
一般场合下,古人是把香料制成饼块,放在特制的香炉内焚烧的。《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就描写说:“贾母歪在榻上。榻下……只一张高几,设着高架缨络、花瓶、香炉等物。“最早的香炉叫“博山香炉“,传说是西王母送给汉武帝的。那形制是仿照传说中海上仙山博山的形象,下面有盘,贮存热水,使润气蒸香,象征海的回环,上面的炉盖如山,香烟从盖里出来,宛如山腾岚气,呈现出一种山海之象,这种香炉,后来又被叫做“宝鼎“。《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联“中,贾宝玉题有一联云:“宝鼎茶闲烟尚绿“,描绘的就是宝鼎炉焚香情景。古人焚香的方式,一般必定在深房幽室之中,用矮桌置炉,与人膝平。火上设有用银叶或者云母片制成的浅盘盛香。香不及火,使之自然舒缓而无烟燥气,却自香风袅袅。难怪宝玉步入秦氏卧房时,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使宝玉眼饧骨软,连说“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