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微胖男子喝了口茶道:“兴许是有事耽搁,应该快不回来了。”
“大哥,你说纳亍会不会是出事?以前可是从未如此晚过。”
闻言,微胖男子拧着眉:“应该不会,纳亍他们两个都曾是经验丰富的斥候,想来是不会有事,且等等看吧。”
......
皇宫,武英殿。
“沐之,你嫂子情况怎么样?胎儿状态如何?”
看着刚号完脉的许沐之,朱祁钰也是放下手中的奏疏开口问道。
听着朱祁钰的询问,许沐之也感觉很是无奈。
也不知道是因为这唐贵妃确实颇受他宠爱的缘故,还是因为唐贵妃肚子中的孩子。
自从这唐贵妃怀有身孕后,每次他为唐贵妃看完诊,朱祁钰都会问这些同样的问题。
“兄长放心,从脉象来看,嫂子的情况很好,腹中胎儿也很健康。”
听到许沐之的回答,朱祁钰这才放下心。
随即朱祁钰拿起御案上的一份奏疏,对许沐之说道:“沐之,你来看看这份奏疏。”
也没让太监递,直接是让许沐之上前接过他手中的奏疏。
许沐之拿到奏疏也是大致浏览了一遍,很快便了解了奏疏里的内容。
许沐之抬起头看向坐龙椅上的朱祁钰:“不知兄长打算如何处理?”
“自然是不答应!”
“当初这李满住和董山等部便是趁也先举兵来犯,而我大明辽东边防空虚,率部犯境,之后兵败才被朝廷招抚。”
“可这些年来,建州女真数次寇边,袭扰我大明百姓,每次袭扰之后又上疏请罪请求宽恕。
之前念在他们也算是为我大明在辽东抵御瓦剌的屏障,这才没予以追究。
却不想这次竟然还上疏请求开设马市贸易,如此一来岂不让这建州女真借此壮大。”
看着满脸写着不爽的朱祁钰,许沐之知道朱祁钰会如此不爽,应该多少有受上次沙盘推演影响。
认真想了想,许沐之开口道:“兄长所言极是,不过对于辽东愚弟有些其他想法。”
闻言,朱祁钰看向许沐之,有些好奇道:“你且说来听听。”
“这辽东之地终究还是需要我大明派往的官员去治理,而不是像如今建州女真主掌大权,要不然容易出现地方割据,进而恶化成那场沙盘推演的情况。”
“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削弱本土武装势力,而最为直接且有效的手段便是先进行军事占领,再进行文教治理,如此辽东才能彻底归属我大明。”
“只是如今我大明军备还在恢复之中,尚不宜大动兵戈,辽东之地尚需一定的安稳,故不宜让董山等人此时感受到朝廷的敌意。”
“再者,如今这董山已是亲自赴京上疏表臣服之意,我们便没了合适的出兵理由,冒然出兵反而先落了下乘。”
“正好前些时日,弟读到老子所著《道德经》。
其上如此写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故,弟以为虽然这马市不可开,倒不妨另赏这董山。”
“一来,如此可彰我大明宽容大度,二来,也算是给这董山一次考验。”
“考验?”
朱祁钰疑惑地看向许沐之,有些没明白其中的意思。
许沐之也是解释道:“若是这董山真是真心臣服我大明,有了这赏赐,当会更效忠我大明,那么到时候我们或许不用动刀兵就能进一步加强对辽东的控制。”
“若是这董山只是假意臣服,那么日后必然作乱,到时候便能以其心怀不臣意欲谋反而出兵。
到那时,我大明军备当已恢复不少,到时出兵当能更为快速取得战果,减少不必要的糜耗。”
听完许沐之的分析,朱祁钰已是想通了其中关窍,眸光一亮,赞道:“不错,这样甚好!”
见状,许沐之知道朱祁钰这是赞同了他的想法。
这一刻他已是预见大明出兵辽东的场景。
根据他后世所了解的信息,许沐之可是知道这董山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要不然也不会有成化年间的丁亥之役。
不过只要出兵,许沐之可不准备让辽东女真还有起来的可能,他要做就要做一个彻彻底底的犁庭扫穴,真正地做到控制和管理辽东地区。
...
翌日。
奉天殿,早朝。
“臣建州左卫都督同知董山,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朱祁钰看着下方的魁梧汉子,微微颔首:“平身。”
“谢陛下!”
行完礼,简单地问询后,朱祁钰也是看向下方的一众大臣,直入今日主题。
“建州卫上疏请设马市,不知诸位大臣意下如何?”
见皇帝一来就提及他上疏开设马市一事,董山也是一心期待着大明朝廷的态度。
若是大明朝廷能同意开设马市,那么辽东与中原的贸易往来便可以得到极大的加强。
而他们建州卫便能借此能快速发展起来。
就在董山这般想着的时候,立即就有大臣出列道:“臣以为不妥!”
“自景泰年来,辽东之地屡有劫掠,这地方尚不能得以安治,这马市一开,商货往来,这辽东劫掠之徒岂不借此壮大,朝廷又需出兵马平息造成靡费,如此又如何设得马市。”
有一人反对,不少大臣也纷纷附和。
见状,董山下意识皱起眉头,他没想到明廷竟会有如此多的大臣反对。
好在他看到这朝堂上也并非全是反对声,也有大臣说道:“臣以为这马市或可开设。”
“若能开设马市,能加强我大明中原之地与辽东等地互通,朝廷亦能获取辽东等地上好的战马和皮草,辽东等地也能获得来自中原所产,当地百姓得以富足,这民富自然便少生劫掠之徒,辽东自然便会少生战事。”
看着各执己见的朝堂,朱祁钰故意面露犹疑之色。
这时,董山也是开口道:“陛下可能有所不知,这些年辽东屡生劫掠便是这些年辽东天寒,物产匮乏,当地百姓食不果腹,这才有些不法之徒四生祸乱,劫掠百姓。”
“若是能开设马市,如此便能互通有无,辽东之地自然不易再生劫掠之事。”
“恳请陛下明鉴!”
闻言,朱祁钰表现出意动之色。
暗自观察着皇帝脸色的董山,心中一喜。
皇帝这是被说动了!
然而就在董山心喜之际,身后却是传来一道格外年轻且响亮的声音。
“臣亦以为不妥!”
此声音一出,朝堂竟出奇地安静了下来。
而听着这有些熟悉的声音,董山下意识侧过头用余光向身后看去。
只见刚才出言之人赫然就是上次在街市他所遇之人。
侍读学士,许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