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赶紧行礼,诸葛瑾一脸“你咋才来”的表情说:“老弟啊,你到江东了怎么也不先来找我叙叙旧?”
孔明解释道:“哥啊,我这不是跟着刘豫州混嘛,得先公后私,手头上的公事没搞定,哪敢来打扰你私人时间。哥你多担待啊。”
诸葛瑾摆摆手:“行了行了,你先去见咱主公,完事儿了再来找我唠嗑。”说完,自个儿先走了。
鲁肃凑近孔明耳边,小声叮嘱:“刚才说的那些,记得一字不落啊,别搞砸了。”
孔明点头,应承下来。
两人被引到堂上,孙权亲自走下台阶迎接,礼数周全得不行。
一番客套行礼后,孙权请孔明入座,文武百官则像两排迎宾小姐似的,整整齐齐站两边。
鲁肃则像保镖一样,紧挨着孔明站,眼睛直勾勾盯着他,就等他开口。
孔明把刘备的意思传达完毕,趁人不注意,偷偷瞄了孙权一眼,嘿,这哥们儿,碧眼紫髯,长得那叫一个帅,气宇轩昂的。
孔明心里盘算着:“这主儿,长相非凡,得用激将法,直接说好话不管用。”
于是,他暗暗决定,等孙权开口问,就给他来一套“激将大法”。
茶过三巡,孙权开口了:“我常听鲁子敬夸你,今天终于见着真人了,想向你请教请教。”
孔明摆摆手,谦虚道:“哎呀,我哪儿有什么学问,您这么问,我都不好意思了。”
孙权话锋一转:“听说你最近在新野,帮着刘豫州跟曹操干架,应该对曹军的情况了如指掌吧?”
孔明叹了口气:“刘豫州那边,兵少将缺,新野那地儿又小又穷,粮食都快见底了,哪儿能跟曹操硬碰硬啊。”
孙权好奇了:“那曹操到底有多少兵马?”
孔明故意卖了个关子:“马步水军加起来,差不多一百多万吧。”
孙权眉头一皱:“这么多?不会是吹牛的吧?”
孔明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绝对不是吹牛。曹操在兖州那会儿就有青州军二十万;灭了袁绍,又收编了五六十万;中原新招的兵三四十万;再加上刚拿下的荆州二三十万,这么一加,一百五十万都不止。我说一百万,还是怕吓着江东的兄弟姐妹们呢。”
鲁肃在旁边一听,脸色瞬间变得跟调色盘似的,赶紧给孔明使眼色,但孔明就跟没看见似的,淡定得一批。
孙权开口问:“那曹操手下那些能打的将领,还有多少?”
孔明轻描淡写地说:“智囊团、猛将团,人数多得数不清,少说也有一两千号人吧。”
孙权又问:“现在曹操已经平了荆州、楚地,他接下来是不是还有更大的野心?”
孔明直接点破:“看他现在沿江扎营,战船都准备好了,这不是明摆着要干江东嘛,还能去哪儿?”
孙权急了:“那如果曹操真有吞并之心,我们是战还是降,你给个痛快话!”
孔明故作高深:“我倒是有个主意,就怕将军您听了不高兴。”
孙权连忙说:“快讲快讲,洗耳恭听。”
孔明开始分析:“想当年天下大乱,您东吴起家,刘豫州在汉南聚拢人马,跟曹操三分天下。现在曹操搞定了不少硬骨头,最近又刚灭了荆州,威风得不得了。就算再有英雄豪杰,也施展不开啊。所以刘豫州才跑到这儿来避难。将军您得掂量掂量,要是能用咱们江东的兵马跟中原硬碰硬,那就趁早跟曹操划清界限;要是觉得不行,那就听听那些谋士的建议,干脆投降算了,省得麻烦。”
孙权还没说话呢,孔明又来了一句狠的:“将军您现在这样,表面上服从曹操,心里又犹豫不决,关键时刻拿不定主意,早晚得出大事啊!”
孙权反问道:“照你这么说,刘豫州怎么不直接投降曹操呢?”
孔明一脸正气:“想当年田横,只是个齐国的壮士,都能坚守气节,不受屈辱。刘豫州可是皇室后裔,才华盖世,多少人都敬仰他。就算最后失败了,那也是天意。他又怎么可能屈居人下呢!”
孙权一听孔明这话,脸色瞬间拉了下来,跟翻书似的,一甩袖子,气呼呼地就往后堂走,留下一屋子人面面相觑,最后都笑着散了场。
鲁肃转头就批评孔明:“孔老师啊,你这是唱的哪一出?幸好我们主公脾气好,没当场发作。你这话说得,也太不给面子了吧!”
孔明却仰头大笑起来:“哈哈,他这是肚量不够大啊!其实我早就有破曹的妙计,他不问,我当然也就不说了。”
鲁肃一听,眼睛一亮:“真有高招?那我这就去请主公来请教您。”
孔明自信满满:“曹操那百万大军,在我看来,就跟一群蚂蚁似的!我一出手,保管他们灰飞烟灭!”
鲁肃赶紧跑到后堂找孙权,孙权还在那儿生闷气呢,看到鲁肃就抱怨:“孔明这家伙,太过分了,简直是在挑衅我!”
鲁肃连忙解释:“我也说他了,结果他反过来笑您不够包容。他说有破曹的大计,但不肯轻易透露,主公您何不亲自去请教他呢?”
孙权一听,怒气瞬间消散,转而笑道:“原来如此,孔明这是故意用话激我呢。我差点儿就被这小伎俩给带偏了,差点误了大事。”
说完,孙权拉着鲁肃又回了大堂,重新请孔明出来聊天。
一见孔明,孙权就诚恳地道歉:“刚才多有冒犯,还请孔老师别往心里去。”
孔明也客气地回礼:“是我言语不当,请见谅。”
接着,孙权热情地邀请孔明进后堂,摆酒设宴,好好款待了一番。
几杯酒下肚,孙权感慨道:“曹操那老小子,这辈子最恨的,吕布、刘表、袁绍、袁术,还有我和刘豫州。现在这些大佬都凉了,就剩咱俩还坚挺着。我不能让江东这片地儿,被人牵着鼻子走。我决定了,除了刘豫州,没人能跟曹操刚正面。但刘豫州刚吃了败仗,能顶住这压力吗?”
孔明微微一笑,分析道:“豫州虽然栽了跟头,但关云长还带着上万精兵呢;刘琦在江夏也有上万战士。曹操那帮子人,长途跋涉累得跟狗似的;追豫州的时候,轻骑兵一天跑三百里,这就是强弩之末,连块薄布都穿不透。再说北方人,水战他们根本不会玩。荆州那些跟着曹操的,都是被逼的,心里不情不愿。将军您要是能和豫州联手,搞定曹操妥妥的。曹操一败,肯定得回老家,到时候荆州、江东强强联手,三足鼎立的局面就稳了。成败在此一举,将军您看着办吧。”
孙权一听,大喜过望:“孔老师一席话,真是让我豁然开朗啊!就这么定了,不再犹豫。咱们马上商量怎么出兵,一起灭了曹操那孙子!”
说完,孙权就让鲁肃去通知文武百官,然后亲自送孔明去宾馆休息,那叫一个周到。
另一边,张昭听说孙权要动兵,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召集小伙伴开会:“咱们这是中了孔明的套啊!”
他火急火燎地冲进孙权办公室:“主公啊,您跟袁绍比咋样?想当年曹操人少兵弱都能灭了袁绍,现在人家带着百万大军南下,咱们能轻敌吗?听诸葛亮的,乱来的话,那就是往火坑里扔柴火,自取灭亡啊!”
孙权听了,低头不语,一脸沉思。
顾雍趁机插话:“刘备被曹操打趴下了,所以才想借咱们江东的力。主公您可不能被他当枪使啊,还是听张昭的吧。”
孙权更加犹豫了,张昭他们一看时机不对,就撤了。
这时鲁肃进来,急吼吼地说:“张子布他们又来劝主公别动兵,主张投降,这些人啊,就想着保全自己和家人,自私自利。主公您可千万别听他们的!”
孙权还在那儿纠结呢,鲁肃急了:“主公,您再这么犹豫下去,就要被那些杂音带偏了!”
孙权摆了摆手:“你先退下,让我一个人静静,好好想想。”
鲁肃只好无奈退下。这时,武将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喊着要打;文官们则一个个摇头晃脑,说要投降。整个会议室,那叫一个热闹,意见多得能吵翻天。
孙权呢,回到自己屋里,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心里那个纠结啊。吴国太一看儿子这样,心疼地问:“你这是怎么了?茶不思饭不想的。”
孙权叹了口气:“妈,现在曹操那帮子人,在江汉那旮旯屯着兵,明显是想来咱们江南溜达溜达。我问了手底下的人,有的说要打,有的说要降。打吧,又怕咱们人少干不过他们;降吧,又怕曹操那老狐狸不给我们好果子吃。我这心里,跟乱麻似的,理不清啊。”
吴国太一听,语重心长地说:“你忘了你姐姐临终前跟你说的话了吗?”
孙权一听这话,就像是被雷劈中了一样,瞬间清醒过来,心里那个答案呼之欲出。
至于他姐姐到底说了啥,咱们接着往下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