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轻松读三国演义 > 第44章 孔明智激周瑜

第44章 孔明智激周瑜

孔明见状,连忙起身拉住他:“哎哎哎,冷静点。想当年匈奴单于老侵犯咱们,汉天子不也是把公主送去和亲了嘛,现在怎么就不能为了大局,牺牲两个民间女子呢?”

周瑜一听,更火了:“你有所不知啊,大乔是我大哥孙伯符的夫人,小乔则是我周瑜的老婆,这怎么能行!”

孔明故意装出一副超级紧张的样子,说:“哎呀,我真不知道啊!随口这么一说,罪过罪过,简直要了我的小命啊!”

周瑜一听,满脸怒气,咬牙切齿地说:“我跟那老贼,绝对是死对头,不死不休!”

孔明连忙劝道:“哎,周大都督,您可得三思而后行啊,别冲动!”

周瑜一拍桌子,站起来,眼神坚定地说:“我肩负着孙伯符将军的重托,怎么可能向曹操那老贼低头?刚才那些话,不过是试探你的。我从鄱阳湖出来,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北伐!就算刀山火海,也绝不改变我的决心!孔明,我希望你能助我一臂之力,咱们一起把那曹贼给灭了!”

孔明一听,立刻拱手行礼,诚恳地说:“只要都督您不嫌弃,我愿意为您肝脑涂地,随时听候差遣。”

周瑜点点头,说:“好,那我们明天就去找主公,商量起兵的事。”

于是,孔明和鲁肃就告辞离开了,两人边走边聊,各自散去。

第二天一大早,孙权就升堂了。左边站着一排排的文官,张昭、顾雍等三十多人,个个衣冠楚楚;右边则是武官,程普、黄盖等三十多位大将,剑佩叮当,威风凛凛。大家分班站好,等着孙权发话。

不一会儿,周瑜进来了,行了礼,孙权也关切地询问了他的近况。周瑜直奔主题:“主公,我听说曹操那老小子已经在汉上屯兵了,还写了封信过来,您打算怎么办?”

孙权拿出曹操的檄文递给周瑜。周瑜一看,冷笑一声:“哼,这老贼以为我们江东没人了吗?居然敢这么嚣张!”

孙权问:“那你怎么看?”

周瑜反问:“主公您跟文武百官商量过了吗?”

孙权叹了口气:“是啊,这几天都在为这个事头疼。有的说要投降,有的说要打。我还没拿定主意,所以才请你来拿个主意。”

周瑜眉头一皱:“谁说要投降的?”

孙权回答:“张子布他们几个都是这个意思。”

周瑜转头问张昭:“老张啊,你倒是说说,为啥觉得咱们该投降曹操呢?”

张昭叹了口气:“曹操那货,现在拿着天子当幌子,到处扩张势力,最近又吞了荆州,势力大涨。咱们江东能挡住他的,也就这条长江了。可你看曹操那舰队,战舰多得数不清,水陆并进,咱们哪挡得住?不如先投降,以后再找机会。”

周瑜一听,摇头晃脑地说:“老张啊,你这是书呆子想法!江东从开国到现在,都三代了,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呢?”

孙权在一旁插话:“那要是这样,咱们该怎么办?”

周瑜一拍桌子:“曹操虽然挂着汉相的牌子,其实就是个篡汉的贼!将军您神勇无双,继承父兄基业,坐拥江东,兵强马壮,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怎么能向贼人低头?而且曹操这次来,犯了好多兵家大忌:北边还没搞定,马腾、韩遂都是后患;北方人不擅水战,他偏偏要跟我们拼船;现在又是大冬天,马都没草吃;还有,他那些北方的士兵,跑这么远来,水土不服,病得跟啥似的。这么多忌讳都犯了,他兵再多也白搭。将军,现在就是咱们擒住曹操的大好时机!请给我几万精兵,我驻守夏口,保证给将军您打败他!”

孙权一听,猛地站起来:“那老贼早就想篡汉自立了,以前就怕二袁、吕布、刘表和我。现在这些人都灭了,就剩我了。我跟那老贼,势不两立!你说要打,正合我意!这就像是老天把你送给我的一样。”

周瑜拱手:“臣愿为将军血战到底,万死不辞。就怕将军您心里还犯嘀咕。”

孙权说着,拔出佩剑,咔嚓一下砍断了面前的奏案一角:“谁再提投降,下场就跟这案子一样!”说完,他把剑递给周瑜,当场封他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鲁肃为赞军校尉。还放话,谁不听令,就用这剑砍了!

周瑜接过剑,对着众人宣布:“我奉主公之命,率兵破曹。各位将领,明日江畔行营集合,迟到者,按军法处置!”

说完,周瑜告别孙权,大步流星地走出府邸。众文武官员面面相觑,最后都默默散去了。

周瑜一回营帐,立马招呼孔明来开小会。孔明一到,周瑜就开门见山:“今儿个咱们府里开会,定了要干曹操那老小子,你有啥高招没?”

孔明慢悠悠地说:“孙将军心里头还有点小忐忑,人数上有点不自信,觉得咱们人少,怕打不过。”

周瑜挑眉:“哦?怎么个不自信法?”

孔明解释:“他就是怕曹操人多势众嘛。将军你得给他分析分析咱们的兵力,让他心里有底,这事儿就成了。”

周瑜点头:“嗯,先生说得在理。”

接着,周瑜又去找孙权。孙权一见他,就笑说:“公瑾这么晚来,肯定有事儿。”

周瑜直接问:“明儿个就要调兵遣将了,主公心里有没有啥顾虑?”

孙权坦言:“就担心曹操那边人多,咱们人少,打不过啊。其他的倒没啥。”

周瑜笑着宽慰道:“我就是来给您吃定心丸的。您看了曹操的战书,说他水陆大军百万,其实唬人的。咱们实际算算,他那北方的兵,顶多十五六万,还累得跟啥似的;收编的袁绍旧部,也就七八万,人心还不齐呢。这种疲兵加散沙,数量再多也不用怕。我带上五万精兵,妥妥的能搞定。您就别操心了。”

孙权拍着周瑜的背说:“公瑾啊,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就踏实了。张子布那帮子人,真是让我失望。也就你和子敬,还有程普,跟我想一块儿去了。你们仨赶紧挑兵选将,我后面给你们补人补粮。你们要是前头不顺,就回来找我,我亲自上,跟曹操那老贼干到底!”

周瑜谢过孙权,心里却在盘算:“孔明这家伙,早把孙权的心思摸透了,比我还高一筹,以后必成江东大患。不如……”他想了想,决定还是先不动手,于是连夜叫来鲁肃,说要杀孔明。

鲁肃一听就急了:“使不得啊!现在曹操还没搞定,就先杀自家能人,这不是自断臂膀嘛!”

周瑜坚持:“可他帮着刘备,将来必是江东的心腹大患。”

鲁肃出了个主意:“诸葛瑾是他亲哥,不如招他过来一起干,岂不美哉?”

周瑜一听,觉得这招妙,赞许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大早,周瑜就风风火火地赶到行营,往中军帐里一坐,那气势,杠杠的。

两边站满了刀斧手,文官武将们齐刷刷地等着听令。

程普老兄,因为年纪比周瑜大,现在看到周瑜职位比他高,心里头那个不爽啊,直接装病不去了,让他儿子程咨代替出席。

周瑜对着众将开腔了:“咱们这儿可不讲私情,都得守规矩哈。曹操那老小子现在比董卓还嚣张,把天子关在许昌当傀儡,边境上屯了一堆兵马,咱们这次就是要收拾他!大家伙儿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咱们是正义之师,走到哪儿都不能扰民。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我周瑜可不含糊!”

说完,周瑜就开始点兵派将了,韩当、黄盖成了前锋,带着战船当天就出发了,去三江口安营扎寨;蒋钦、周泰第二队,凌统、潘璋第三队,太史慈、吕蒙第四队,陆逊、董袭第五队,还有吕范、朱治负责四处巡逻,督促各郡的军队,水陆并进,都得按时到位。

一切安排妥当,将领们纷纷回去准备,程咨回去跟他老爸程普一说,程普那叫一个惊讶:“我一直以为周瑜是个软柿子,没想到带兵这么有一套,我算是服了!”

于是,程普亲自跑到行营去向周瑜道歉,周瑜也很大度地表示没事。

第二天,周瑜又把诸葛瑾请来了,说:“你弟弟孔明,那可是个治国安邦的人才啊,怎么就给刘备打工去了呢?他现在在我们江东,你能不能帮忙劝劝他,让他跳槽到我们这边来?这样,我们主公有了得力助手,你们兄弟俩也能团聚,多好啊!”

诸葛瑾一听,连忙说:“我自从来江东,一直没啥大贡献,都督有命,我自然全力以赴。”说完,他就骑马直奔驿亭去找孔明。

孔明见到诸葛瑾,先是哭了一通,叙叙旧情。

诸葛瑾也抹着眼泪说:“你知道伯夷、叔齐的故事吗?”

孔明心里头明镜似的:“这肯定是周瑜让他来当说客的。”

但他还是装傻充愣地说:“知道啊,那可是古代的圣贤呢。”

瑾哥叹了口气说:“你看那伯夷、叔齐,就算饿死首阳山,兄弟俩也是在一起的。咱俩呢,同根生共一个妈,现在却各为其主,想见个面都难。想想他们,咱俩这心里能没点儿愧疚感吗?”

孔明微微一笑,认真地说:“哥啊,你说的那是情;而我坚守的,是义。咱俩都是汉家人,现在刘皇叔那可是正宗的汉室后裔。哥,你要是能离开东吴,跟我一块儿辅佐刘皇叔,那咱们上对得起汉朝,下又能兄弟团聚,这简直就是情义双丰收的最佳方案啊!你觉得咋样?”

瑾哥一听,心里嘀咕:“哎呀,我本来是想劝他的,结果反被他给绕进去了。”于是,他干脆不说话了,站起来就告辞。回去见到周瑜,把孔明的那番话一五一十地说了。

周瑜听了,挑眉问道:“那你咋想的?”

瑾哥一脸坚决:“我受孙将军大恩,怎么可能背叛他呢!”

周瑜点点头:“行,你忠心可鉴,多余的话就不说了。我自有办法对付孔明。”

至于周瑜接下来要怎么布局收拾孔明,嘿嘿,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明1914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梗王饶命奋斗在嘉靖年间十国风华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横推亮剑乱世:整活小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