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还有一个女儿名为李芳,才18岁,幼时因病发烧导致智力受损,心智永远停留在了六七岁的年纪。可能正是如此,小芳纯真无邪的笑容,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着每一个与她相遇的人。
她生病的事,家里人都觉得亏欠她,还由于是家里唯一的女儿,非常受宠,不过也没有养成什么坏习惯,经常主动帮家里做家务,还从小就帮着王氏照顾老幺。
李巡捕不仅是家中的顶梁柱,更是一位贤夫、慈父,成亲后就再没出去鬼混。他不仅照顾好了智力受限的女儿,更将儿子们都教育得很好,从二儿子能投身抗战也能看出家教不差,门风极正。
朱剑的到来,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新的气息。他虽表现得不富裕,但总是将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自己也捯饬得清清爽爽的。
而且表现得也不小气,租住的就像是群租房,租客间的交集还是挺多的,平时他与其他人之间的交往中也不斤斤计较,也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别人帮助。
此外他还很会与人打交道,无论与租客中的上班族,还是小芳这个孩子心态的姑娘,亦或是曹氏、王氏这样的家庭主妇,关系都很好。平时还辅导下小李子的功课,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朱剑与其他租客以及房东一家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战争虽然还在持续着,但在这个小小的屋檐下,却充满了爱与希望。
夜深人静时,朱剑也会抱着女儿,望着窗外灯火阑珊的上海滩,心中既有对未来的不确定,也有对这份难得的安宁的珍惜。
表面上他最近都在找工作,实际上则是在借机熟悉周围的环境。他在来上海的路上就认真思考过他来上海后的生活,其中就包含该做什么样的工作,才能既不表现得太特立独行,又能了解接触到一些普通人接触不到的信息,同时又能顺应大势,为抗战事业出分力。
综合这些考量,他有了个非常契合的选择,那就是当文抄公。抗战时期,法租界这个特殊的环境,使得报刊杂志得到空前的发展,其种类也是五花八门。这样给了他很多选择,他可以写小说、散文、诗歌,也可以针砭时事,支持抗战。
另一方面就是当时的文人墨客具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远高于平均水平。一般没有名气投稿人的稿费都能有每千字几元到十几元不等,而知名作家或者高质量的投稿可能达到每千字几十乃至上百元。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工作时间灵活,一方面便于他照顾女儿的生活,另一方面能为他偶尔出去行侠仗义,杀杀鬼子汉奸的行动打打掩护。
而他也想好了要先抄什么了,那就是金庸老爷子的《射雕英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