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真是天才!当之无愧的天才!”
老辛普森对狄克的手段赞不绝口,“只是我想不通的是,您才接触他们一天,如何准确地选出这4位互不相容、但又各自拥有一定影响力的组长?”
算上亚历山大,狄克已经选出了4名组长。
关于4位组长的人选,他主要是依靠模拟器提供的个人信息来判断的。
当然,这其中还要用到管理策略。
模拟器的事狄克不可能告诉老辛普森,但管理策略倒可以好好聊聊。
“你觉得,这些外乡人能被分为哪些群体?”狄克问他。
“嗯……”
沉吟片刻后,老辛普森回答道:“我对他们并不了解,如果按照定居点的情况来看,应该分为贵族和普通人?”
这是两个最容易想到的选项。
“不够详细,但逻辑方向是对的。”
狄克摇摇头。
“其实我的方法很简单,说白了,这支科考队从政治倾向上可以划分为‘亲亚历山大’的和‘亲罗兰’的。”
“尽管罗兰已经死了,但那些原先支持他的人不见得会倒向亚历山大这边,毕竟双方一开始就存在巨大的分歧,否则也不会因为是否加入我们爆发流血冲突。”
“明确了这个大前提后,我们再把这两个人群进行身份上的划分,也就是你说的‘贵族’与‘普通人’。”
“贵族与普通人的诉求天生不同,必然存在无法调节的矛盾。”
“综上,4个不同的小组就分出来了。”
这个分解方法乍一看十分粗糙,但老辛普森稍加琢磨后,就发现了其中的精妙之处。
人可以被打上无数个标签、身份也可以进行无限地细分,但对狄克而言,他只需要把外乡人之间的“核心利益”区分开来,就能以此制衡各方势力了。
在另一个世界,就有这么一群人就靠着身份政治的玩法为自己捞取大量的政治资本。
目前定居点的体量不大,所以狄克没必要整得那么复杂,4个群体就足够了。
“就拿亚历山大举例。”
狄克的思路很清晰,“他应当被划分到‘亲亚历山大’和‘贵族’里,你觉得让他管理哪个群体比较好?”
“肯定不能让他待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老辛普森道,“否则的话,他就容易彻底掌控那些人,成为事实上的小团体领袖,对您的统治构成潜在的威胁。”
“很不错,继续说。”
“我认为应该让他担任‘亲罗兰’势力的管理者,最好领导的是‘普通人’群体。”
老辛普森给出自己的解释:“这样的安排能在‘政治倾向’和‘身份’上让他与被管理者完全对立,彻底杜绝发展党羽的可能性。”
“不,这太极端了。”
狄克轻笑。
“你的想法非常好,但实操起来过于困难,如果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无法调节,那么行政效率将大大降低,这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所以您——”
“应当让亚历山大管理‘亲亚历山大’并且身份是‘普通人’的群体,这种情况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永远不可能同化,身份和阶级壁垒就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而相近的政治倾向会又会促使这些人不得不团结起来,不至于因为矛盾而影响到各自的核心利益。”
“人不一定是逐利的,但人群一定是,这就是我这套管理策略的前置条件,你认可吗?”
这一次老辛普森想了很久。
随后,他感慨道:“和您相比,我差得太远了,您是天生的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