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沉吟道:“贫道年龄不小,修行却不算长,当年一心科举,四书五经、经史子集无所不读,不敢说满腹经纶,也算是学富五车了,奈何命运不济,同年学子一个个都乡试、省试,以至于殿试,我却过不了乡试,不惑之年后便离家到南岳玄都观拜刘泰民道长为师,清修五年受度之后来此建观收徒,想我道家大道无为,而我读一辈子的书也是碌碌无为,故取名为:无为观,道兄法眷那里?到此地是参师访友?还是讲经传法?”。
吕洞宾想到自己当年也是屡试不中,苦闷之余,恰遇正阳子钟离权在凡间替天庭选抜人才,这才接受了钟离权的度化,故对蒋观主颇为同情,其实刚见面时就看出来此人短眉小目,鼻平口圆,念念经还行,做官是不可能的了,耳小腮陷,气色灰暗无一点仙家的气质,做个观主估计也是仗着自己俗家有钱。
吕洞宾道:“贪道从终南山太乙宫来,俗姓李,法名承志,授业师尊李在天,此来是想拜访周敦颐周通判”,蒋观主想了想,太乙宫听说过,不过这李在天从没听说过,看来自己外出云游的少了,有点孤陋寡闻,不过这李承志道行这么高,他师父李在天应该是有名的高道大德。
蒋观主喝了口茶问道:“道兄你和周通判熟吗?他可是大儒,对我道家和释家经典也很有研究,平常人等只怕见不着,再说这周通判公务繁多,见他不容易”,吕洞宾点头道:“正因为他是大儒,融释道精髓于儒家理学,创古今读书人之先河,故此我要会会他”。
蒋观主认真的看着吕洞宾道:“看得出来道兄非比常人,能否在我观盘桓几日,为我观弟子传经讲法?那刘郊知道后也必然不敢再来胡闹”,吕洞宾施礼道:“谢观主盛情,学道在心、在志,虔心修炼,自有福报,刘郊仗其法术自以为能,受挫之后必不敢再来”,吕洞宾吃了茶起身告辞。
周敦颐住府衙官舍里,想见周敦颐就得从永州府衙大门通报后方能进去。大门边有一小门,那是住官舍的老爷的官属杂役进出的,基本上关着,有官属杂役进出,一个满头白毛的老差役负责开门关门,生人一律不放。
而府衙大门整日有两个身穿青布衣,腰系红布织带,手里拿着一半红一半黑水火棍的皂隶在值守,在府衙里见周敦颐,吕洞宾虽是神仙却也不便。
但周敦颐爱莲,特别是《爱莲说》一文红遍文人仕子后,周敦颐就成了莲花的象征。
万寿寺在永州城东莲花峰脚下,寺内有一个莲花池,每年夏天碧荷满池,莲花绽放,满寺清香。周边的信众游人都赶着来烧香、赏荷、放生。
莲花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菩萨们都喜欢坐在莲花上,因其洁白高雅,还象征着佛教的教义纯洁高尚。因此方丈妙通法师在每年六月十九日时,就举行诵经赏莲法会,诵《妙法莲华经》,给信众讲莲花的常、乐、我、净四德,因这一天是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念佛、放生也是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