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本想直接到刘仙人修炼的螺丝洞中幻化考察,就刘仙人的那点法术、幻术,比刘郊强不了多少,在自己这个真仙面前,那是一点作用没有,但如此做会曝露自己的行踪,如其是合适的度化人选倒也罢了,否则会影响自己的大事。
老妪说的话提醒了他,心想这正是考察刘景的好机会,喝了水,谢过老妪,便朝集市方向走去。为防止招人关注,吕洞宾又幻化成一个黑瘦的老汉,拄着拐杖向前面一群人走去,不用问,那群人中间围着的就是刘仙人了。
吕洞宾一见之下,心中就有些失望,自己要找的是宗教的领袖,教团的创始人,须得有号召众人的能力、看穿未来的眼光、聪明睿智救苦解难的水平。这刘仙人有点像隐居王屋山修行的东极真人王太虚,修行勤苦,深谙养生长寿之道,但缺少一股豪放狂热的气质,做宗师是不行的。
但刘景刘仙人毕竟跟随宰相贾昌朝多年,交往过许多高道大德,眼光比一般的道士自是高出很多。选在这南溪山的岩洞中修炼,说远不远,下山可到集市购买食物,说近不近,方圆数里荒无人烟,一般的人还真不敢来。每次下山给人算命不过十人,看病算命酬金随意,这反而声名远播。
但吕洞宾只一眼就从其身上看出了屠夫的煞气,虽经岁月的清洗和经咒的超度,但那里能逃过吕洞宾的仙眼?还有他身上商人的俗气,也盖不过吕洞宾的眼睛。吕洞宾发现他虽不跟人开口要钱,但对有钱人、出手大方的人,讲解更是到位,这德行水平,再修个一、二十年,也可以度化他,给个仙籍。
吕洞宾心头正在盘算,远远见路上走来一人,这人便是张伯端了,吕洞宾只一眼便觉得与众不同,便暗中观察,发现张伯端博学多才,悟性极好,一心要修炼自己和正阳子钟离权主张的内丹功法,且已有相当的造诣,但这内丹修炼之法乃天地之秘,为天庭所控,历代得道成仙者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自行悟道者少之又少,否则得道者也太多了,所以地球上学道者多如牛毛,明道者却少如麟角。
但刘景和张伯端二人却是异常聪明,特别是刘景,凭着商人的头脑,跟随宰相贾昌朝期间,从结交的高道大德身上学习了许多修炼秘诀,并融汇贯通,在没有明师指点的情况下,走对了修炼的路经,吕洞宾对刘景不感兴趣,由其自行修炼。刘景后来历经二十多年终于打通玄关,得于元神出窍,功德圆满成了半仙。
吕洞宾便把希望寄托在张伯端身上,在桂州观察一段时间后,觉得张伯端有宗师之才,理论根基很深,只是觉得此人过于散漫,只怕对教团建设缺乏热情,就没有现身点化。
几年间他走遍了广南西路二十五州、广南东路十四州的名山大川,仙山洞府,阅尽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吕洞宾颇为无奈,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句话才真正的明白,对张伯端虽不甚满意,看来也只能将就了,就等适当的机会显身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