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吕洞宾吃早饭,杨峒蛮打开昨晚给吕洞宾准备的房间,还是一桌一椅一碗,只是碗里的水没有了,抬头见墙上有一首诗,杨峒蛮是读过书的人,认得字,念道:“莫怪天上消息稀,只缘尘事隔天机。今到卢阳人不识,溪峒山寨现天机。背上匣中三尺剑,悄无人迹户长扃”。
杨峒蛮念了三遍,心中又慌了起来,这神仙只怕有什么神秘的事,昨晚得罪他了,千万不要杀人灭口或者给我们整出点什么病来才好。
伺候着吕洞宾吃完早饭,杨峒蛮便吆喝手下的几个峒蛮出门狩猎,说是晚上要好好的招待吕洞宾,吕洞宾冷冷的道:“你不用忙,带我去找白茅洞就行了”,杨峒蛮无奈只得带着吕洞宾出了门。
走山道跨涧溪,过了两座山方才来到白鹿峰,这白鹿峰在南江巫水河畔,青山秀丽,层崖峭壁,幽涧清湍,景象奇异,山上多有泉水流出,而白茅洞前临巫水,周围是群山环绕,是修行的好地方,在此修道实无外人打扰。
二人攀到洞前,见古树荒草,一眼便看出此地久无人居,洞门前有一尊巨石,上刻有“洞天福地”四字,洞门高五尺许,门扉已破败不堪,进了洞门,里面则高二三丈,顺洞而行,里面洞窟更大,举目四看,虽光线暗淡,也能看出空间宽大,有数十间房屋之广。
杨峒蛮点着了火把,在前引路,往里走了几十步,见旁边的岩石边有一排书架,架上书籍仍在,书架前有一盏书桌,吕洞宾估计这里书少说也有几百本,取出一本看时,是《洞真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毫无疑问是当初在此修行的道士所留的经书,于是又伸手在书架上翻捡。
忽然看见一个木匣,心中好奇,打开看时,里面有一叠纸片,一张令旗,三张令牌和一串念珠,取出一张厚纸片,展开后看时,上面写着“大宋祠部为度牒事兹定…”,吕洞宾心中一紧,赶紧朝文尾看去,文尾写着“给付道士张全收执准此,天圣十年六月”。
吕洞宾心中欢喜,总算有眉目了,又在书架上找到了李无和其他几个道士的度牒,却没有牛郎织女一双儿女的信息。
于是再往里走,见数个宽敞的洞室里有石椅、石桌、石床,一些脏破的衣服,前行数十步忽然开朗,原来里面还有一个天坑,直径有几十丈开外,天坑里桑果成林,旁边还有破碎的桶盆罐等物。
吕洞宾心道,道家所载三十六洞天也不过如此,可是咋没人呢?确定是张全李无他们,织女的一双儿女肯定也应该在这里,总得留一点痕迹吧。
顺着天坑边缘走,见一面平整的崖壁上刻着一首诗:我爱白鹿峰,红尘到此除。福地七十二,惟喜白茅洞。再往前走却是什么物件也没有看到,二人又顺原路返回洞口。
见杨峒蛮一路上一直未说话,吕洞宾似乎明白了什么,于是问道:“这些人在此修道你们知道吗?”,杨峒蛮道:“知道,我小时候就听人说过这北鹿峰有个仙人洞,有人在这洞里修炼”,“那现在没人了你肯定知道是什么原因了?”,吕洞宾大致也猜到了结果,冷冷的说道,眼里透着杀气,杨峒蛮忽的跪在吕洞宾面前道:“请神仙息怒,他们是被杀了,但不是我杀的”,吕洞宾怒道:“那是谁杀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