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观就在山脚处,也没有观名,士夯的围墙,院门破旧,一推就开,进门就闻到一阵阵刺鼻的硫磺硝石味。
胡乞丐道:“他们好像就喜欢炼丹药,所以院里的柴房总是堆着柴火”,张伯端道:“怪不得不让你睡这里,这可是人家的丹房重地啊”。
正说话间,殿后走出一个道士来,瘦高身材,青黑脸庞,颌下几绺胡须,看见张伯端和胡乞丐后向张伯端施礼道:“无量天尊,道兄有礼了”,然后看着胡乞丐道:“你来这里作甚?这里可不是乞讨的地方”。
张伯端也施礼道:“无量天尊,打扰道兄,贪道自成都来,路上向这乞儿打听凤州附近的道观,他便带我来了这里”,胡乞丐只是东张西望不说话。这瘦高道士道:“小道俗姓戴名立松,和师父在此多年,请问道兄是路过呢?还是寻人?或是寻修行处?本处甚为简陋”。这道观确实简陋,大殿其实就是一个堂屋,堂屋中间是太上老君像,院子两边的厢房堆着柴火、石舂、石碾等物,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家。
张伯端道:“凤州城里瘟病严重,我只是想寻一个安静处借住几日就前往终南山”,张伯端没说挂单,这观不像观,名又无份的地方,自然不是能挂单的丛林。
戴道士犹犹豫豫道:“出家人当行方便,只是这里实在是过于简陋,莫说床褥等物,就是一个干净地方都没有”。
说话间,堂屋后面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道:“谁啊?”,戴道士道:“是来这里找临时落脚的同道”,然后向张伯端道:“是我师父”。
从太上老君神像后慢悠悠的走出一个老道来,步履迟缓,印堂暗黑,手拄拐杖,这拐杖似木非木,似石非石,张伯端细看,知是沉香木所做,有道是:竖起顶天立地,横担日月山河。可见这拐杖不是俗物。
张伯端上前施礼道:“无量天尊,贫道有礼了,贫道自成都来,欲去终南山寻师访友,路过宝地,想暂住几日,打扰了”。这老道看了一眼张伯端道:“既是同门,好说好说”,便请张伯端到屋里说话。
胡乞丐道:“张道长,我在院外待着就是”,老道回头道:“你这乞儿,莫非也想学道?正经的做你的乞丐就很好”,张伯端笑道:“夫道者,清静无为,逍遥自在,看来乞丐也是半个道士,不过这乞儿人不错,带我来的这里”。
堂屋两边是侧屋,西侧屋里设有一矮坛,坛分八面,每一面对应着一个卦象,坛上架着炉鼎,炉鼎下依五行布置有古镜一面,五星灯一盏,纯剑一口,井水一盆,桃木版一片。张伯端知道这是正开八门龙虎丹台,修炼者必是丹鼎修炼的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