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无绝人之路。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思路决定出路。
李惟庆目前的经营情况不是很好,好在收购藏书赚了一些钱,另外靠过去在许镇挣的钱,还可以撑下去。
但是,开书肆,总要有效益,否则,离倒闭也就不远了。
李惟庆不想就这样灰溜溜结束自己的北京琉璃厂打拼梦想。
老婆张文君倒是很坦然,每天相夫教子,也偶尔到书肆查看经营情况,他要替老公把把关。
李惟庆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应该就是要刻印一本新书,能够迅速在北京琉璃厂打开局面。
想刻印一本畅销书,哪有那么容易,况且,BJ反馈的信息,一些敏感的书籍,也是不能刻印的。
李惟庆一下子没有了思路,大脑一片空白。
周大维有空也过来坐一下,劝说李惟庆:“不要太着急,我当初刚来北京琉璃厂时候,半年都没有生意呢,那时候,就吃稀饭度日,熬过去了,后来,认识了一个刑部的主事,他给我介绍了不少客户,我的生意才慢慢地起死回生,在BJ,要挺住,机会很多。”
李惟庆对周大维很是感激,他总是在关键时候,给了他金点子,或者资助,人生有一知音,足矣。
李惟庆说:“BJ实在太大了,竞争异常激烈,没有一本能够打开销路的新书,我的书肆没办法抬头。”
“你说的是实情,竞争厉害啊,我的书肆都受到一定的冲击,今年的销售额比去年下降了不少,近来,北方书商也在加大势力的壮大,我们的蛋糕,如果不及时守住,必然会被他们抢去的。”周大维提醒李惟庆道。
“我刚来,也不清楚北方书商是怎么回事,等我稳定下来,您再给我讲讲怎么去对付他们。”李惟庆这样回答,又让周大维有台阶下。
李惟庆依然到处去贩卖可能走俏的书籍,只是,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
毕竟,你会这样做,别人早就捷足先登,谁不想先下手为强,搞到钱才是硬道理。
这天,李惟庆根据周大维提供的地址,来到一家王府去收集一套关于烹饪的书籍。
据说这样的书籍在市场上畅销,主要是有些商人喜欢琢磨这些高级烹饪方法,然后聘请厨师来,按照书上面的烹饪方法,为自己请来的高官做几道拿手菜。
商人得到了高官的赞许,当然就有了将来的更多接触,商机也就随之而来。
李惟庆看了一下这套烹饪书籍,敏锐的商业嗅觉,他花了高价买下这套书籍。
刚要走出大院,迎面走来一个大汉。
原来他也是来收集这套烹饪书籍的,只是比李惟庆慢了一步。
“你是新来的吧,又是南方书商,你们不要吃独食,留点给我们,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要是太过分了,以后有你们好日子过。”说完,这个大汉气呼呼地离开了王府。
李惟庆本来想问个究竟,然后让这个大汉去收集这套烹饪的书籍得了,他刚来,当然不想得罪任何人。
可是,大汉走得挺快,也跟不上他的步伐了。
李惟庆心想:这个大汉有可能是周大维所说的北方书商,看样子,南方书商把北方书商挤压得厉害,他才会这样说,今后要注意。
没有生意的时候,李惟庆就在书肆看书、喝茶,有时与伙计们一起探讨将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