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福还是祸,是祸躲不过。
福祸相依,谁也改变不了,福或者祸,总不是那样一直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
所以,人生有低谷,也有高峰。
李惟庆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两点,他太累了,这次,他作为主心骨,一直全程护送新书《中医中药大全记》安全到达北京琉璃厂的书肆。
路过山东DZ市时,他没有合上一眼,因为他最担心哪里运河狭窄处会出事。
好在风平浪静,一切靠老天爷保佑。
李惟庆睁开了眼镜,发现自己是在北京琉璃厂的书肆,于是紧张地跑到仓库一看,新书正整齐地堆放在那里呢。
“你这个人啊,怎么还不饿肚子,竟然首先来仓库查看新书。”张文君跟在后面抱怨道。
“哎,我做了很长的一个梦,梦见书籍掉进运河,于是醒来就到仓库查看,现在心里踏实了,这些新书是我们陇西堂书肆走向BJ的法宝,我当然不能掉以轻心,等着吧,用不了两个月,银子要如雪花飘过来,哈哈,我们要发横财了。”李惟庆现在心情舒畅多了,他已经从失去弟弟与书籍的悲伤中走了出来。
眼前的这些新书,就是李惟庆的绝大部分家当,他要看好,不能出任何问题。
新书《中医中药大全记》拜放在书肆进门的最显眼处,李惟庆等待着大批读者的光临。
在书肆门口,李惟庆张贴了一张宣传海报:各位路过的读者,我们陇西堂书坊正式开业了,刻印的新书《中医中药大全记》值得你看,收获必多。
几天了,读者并不多,大多数只是奔着科举考试的书籍去的。
“掌柜的,你书肆刻印的这本《策论大全》不错,我喜欢,跟你提个建议,你们要多刻印一些科举考试的书籍,马上又要会试了,我们这些考生要临时抱佛脚,没有好的考试书,谁来你们书肆啊,再说,你这本新书,我们考生可不感兴趣,肚子没填饱,功名没考上,研究啥中医中药,吃饱撑着的。”一个考生对李惟庆说道,让李惟庆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无异议在自己的脸上泼了一盆冷水,从头到脚都是冰凉的。
李惟庆心想:难道这本新书刻印错了?
但是,户部侍郎杨时转的话可不能说错了,他可是高官,见过世面,对BJ的书市了如指掌。
李惟庆心里有点七上八下了,一本新书是否畅销,那可是要经得起市场与读者检验的。
还是再过一段时间下结论吧,新书总不能一下子就卖得精光,这需要读者逐步去认可。
一天下午,李惟庆在书肆快要打瞌睡,这时,来了一群人,看他们那模样,不像是读书人。
他们走进书肆,朝着新书《中医中药大全记》走去,拿起来,左右翻阅,不时发出冷笑。
一个人大声说道:“这是什么破书,没有一点专业性,我家是搞中医的,哪有这样解释肺病治疗法的。”
另一个也附和道:“就是,没有专业知识,还出什么新书,不怕误导读者,砸了自己的招牌。”
其他的读者被他们的议论吸引过来,纷纷加入到讨论中去。
其中一个还吹嘘:“这中医中药的书,还得到修德堂书肆去买,人家那是BJ老中医三十多年行医经验总结,比这破书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