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386章 说四川话的鹦鹉。

第386章 说四川话的鹦鹉。

方姓士子闻言大笑出声,“哈哈,孔兄还未娶妻吧?”

“房事之时,要的就是不堪入耳的污言秽语,啧啧啧。”

方姓士子咂摸一下嘴巴,似在回味,突然转口道。

“黄山有鸟焉,其状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鹦鹉。”

“我突然觉得山海经不一定是神话,可能是真的。”

“假如后人如我们一样,没有那么高的科技,不能凭印象,只能靠文字和画像记录事情。”

“千百年后,鹦鹉灭绝,后人的后人从书上看见后人记录有一种鸟可以像人一样说话,他们是什么感想?”

“嘶~~”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失声道:“神话传说。”

鹦鹉在华夏最早的文献记录出自《山海经》,而正统史书记载出自汉代,多为各番邦进贡。

汉代也是将鹦鹉当做宠物饲养的开端。

滇地、交址多产鹦鹉,林邑国产白鹦鹉。

武汉有个鹦鹉洲,据传乃是东汉末年,黄祖长子黄射举行宾客宴会之时,有人献上鹦鹉并请祢衡作赋而得名。

到了唐代,随着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兴盛,陇右、岭南、交趾,以及南天竺国、诃陵国、吐火罗等地的鹦鹉,大规模流入中原。

唐宋明清有许多诗人都曾以鹦鹉写诗。

唐代的杜甫、白居易、来鹏、杜牧、秦韬玉、裴夷直、吴英秀、张祜、子兰。

唐末五代十国的罗隐、殷文圭。

宋代的梅尧臣、范仲淹、宋恭宗赵?。

明代的王越、马湘兰。

明末清初的宋琬。

清代的蒋士铨、王图炳,以及写了上万首诗的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以上所选,皆是小部分。

将所有写过鹦鹉的诗人名字都摘录下来,大抵可以水一两千字。

若是再摘录他们写鹦鹉的诗句,可以水四五章。

大汉。

倭岛。

“二弟,我们是不是可以……”霍去病捋着并不存在的胡须笑着问道。

“不!不可以!”司马相如连忙拒绝。

和你一起偷跑,已经是大罪了。

现在你居然还想去非洲捉鹦鹉。

门都没有!

我绝对不可能同意的。

有海航图,来倭岛尚且如此困难,去非洲,连图都没有,天知道会跑到哪儿去。

“兄长,没有补给,况且您答应了老人家要带他们回到故乡的。”

司马相如苦口婆心的劝道:“我们只有五条船,装上金银奴隶,能顺利返航已经是上天庇佑。”

“下次,下次吧。”

回到大汉,霍去病顶多挨顿骂,但自己……会被陛下往死里打的。

到了倭岛,绘制了地图,带回金银奴隶,多少也算有功,陛下不会弄死我的。

要是真遂了您的意,带着海军前往非洲,不论是成是败,我都完了。

陛下会把我千刀万剐的。

我那娇滴滴的妻子,会被发配为奴的。

我那万贯家财,陛下会毫不客气的收下的。

“下次,哪有什么下次啊?”

“这次回去,姨夫会把我禁足的。”

“那您还偷偷跑?”司马相如吐槽道。

霍去病咧嘴一笑。

司马相如心猛的提到嗓子眼,有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霍去病幽幽说道:“什么叫我偷跑?明明是你蛊惑我这年幼无知的少年,怂恿我出海的。”

“兄……兄长,这口黑锅我背不动。”

“关羽,后人称关二爷,乃是忠义之士。”

霍去病踮起脚尖,拍了拍司马相如的肩膀,语重心长的问道:“司马二爷,您是不是忠义之士呢?”

“大哥,要不您把我当司马懿祖先吧,我不忠不孝,背信弃义,数典忘……”

霍去病打断道:“不,你不是!你是比关羽还忠义的关二爷。”

司马相如带着哭腔惊呼道:“不,大哥,我是司马懿祖先。”

霍去病摇摇头,“不,你不是,这个锅你背也得背,不背也得背。”

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司马相如擦了擦眼角并不存在的泪水,淡然道:“那我们只能一拍两散了,我会如实向陛下汇报的。”

“哦~~~”霍去病拖着长长的音调,似笑非笑的盯着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不为所动,今天你说破大天,我都不可能背这个黑锅。

“那此次出海的收获,我只能全部上缴国库了。”

司马相如瘫在地上,连忙抱住霍去病的大腿:“大哥,是我的错,是我蛊惑、怂恿您的。”

出海的收获,贵族、藩王、勋贵、富豪、刘彻、司马相如和霍去病都有份。

交了税之后,大家按照比例分钱。

霍去病如果真的心一狠全部上缴国库,他们不敢找刘彻和霍去病的麻烦,还不敢找司马相如吗?

帮霍去病背锅,顶多受点皮外伤,霍去病还能拉自己一把。

不帮他背锅,贵族可全是一群吃肉不吐骨头的家伙,肯定会将自己家掘地三尺的。

哎!!!

司马相如哎了一声,脑海里有个小灯泡亮起。

霍去病是无诏出海,私自动兵,可是大罪。

不管刘彻是否在意,但总要给朝堂一个交代。

金银、奴隶,并不能完全让朝堂满意。

但若是自己蛊惑、怂恿的,那就很合情合理。

朝堂肯定会有人上书对自己喊打喊杀,但自己是帮霍去病背锅,刘彻和他会救自己。

带回金银奴隶,入股的贵族们也会救自己。

优势在我!

这锅得背!

“嘶~~~”

见司马相如倒吸一口凉气,霍去病笑道:“想通了?”

司马相如点点头,“兄长何不直言?”

“大哥不过考验你一下,没想到你经不起考验啊!”

“大哥,我刚才是专门和您逗乐子的。”

. . . . . .

北宋。

倭岛,佛津。

“兄长,可要去非洲?”辽国将领问道。

宋国将领叹道:“无诏动兵,乃是大忌。”

二人眼神悠悠的望着弘文和尚。

“又要贫僧上书?”

辽国将领点点头,“宋国海船不知往何处而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派个人回去传信,先带船队追击,很合情合理吧?”

“……”

你们特么不要脸!

赵光义一怒之下,提笔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封信,扔给宋国将领。

“嘿嘿,多谢大和尚。”

“来人啊,从土人里挑几个绝色,送给大和尚暖被窝。”

. . . . . .

大明,永乐年间。

不为五斗米折腰、贫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明人都是听过的。

但在倭岛,大树贩奴集团的三观被重塑了。

只要顿顿有一个米饭团,那群武士让他们往东就往东,让他们往西就往西。

再给他们一口肉,让他们砍谁就砍谁,父母妻儿都可以。

“父上大人,我们什么时候去非洲?”

闻言,沈京兵嘴角抽抽。

自从得知是去捉昆仑奴,又知道沈京兵是集团首脑,是最高指挥官。

武士们什么称呼都不用,非要称呼他为父上大人。

沈京兵解释自己不需要干儿子。

但他们说,父上大人的意思是表示尊敬,不是要当干儿子,是表示会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沈京兵。

“父上大人,我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去给父上大人的父上大人捉昆仑奴了,还要捉鹦鹉,献给父上大人的父上大人。”

父上大人的父上大人指的是大明皇帝朱棣。

因为倭人听说沈京兵等人称呼朱棣为君父。

君父就是父亲,所以是父上大人的父上大人。

沈京兵懒得纠正了,因为纠正了没用,他们就要这样称呼。

“滚!去训练,否则我宰了你!”沈京兵左右开弓,扇了武士两耳光。

武士九十度鞠躬,“嗨!”

沈京兵也搞懂了和倭人的交流方式。

什么礼贤下士、平等相交都是扯淡。

好声好气和他们说话,他们会觉得你不重视他们。

没事扇他两耳光、踹他两脚,他反而觉得你重视他。

沈京兵亲耳听到一群人互相比较,谁被自己扇的耳光多。

扇的越多,证明越被重视。

才被沈京兵两耳光扇走的,就是最重视的,所以他成了倭人武士的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汉末听雨小强逆袭记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重生之项羽崛起陛下就是躺赢狗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