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兵瞬间老实了,在排长、班长们的指挥下,十来个人一组,匆忙过桥。到晚上八时许,杨志估计已过了四五万人啦,虽然此时还是不断有士兵和百姓大量涌来,但心情已不再沉重啦。
这时一名宪兵参谋神情紧张地从清凉门方向过来,对萧司令报告:“报告司令,罗团长说,51师和58师很多部队见鬼子已经攻进城就都跑了,敌人攻击猛烈,罗团长快守不住了,请求派兵支援。”
“好,你去回复罗团长,我马上派部队增援,请他务必坚守阵地。”萧司令大声回复道。说罢叫上周团长,就要亲自带教导队前去增援。杨志立刻拉住他,说道:“萧司令,这里离不开你,还是我去吧。”
萧司令想了想,便同意了,叮嘱要杨志保重。杨志便下令特战连的弟兄全体到上岸集合,200余位特战连的弟兄精神抖擞地在岸上列队完毕,静等着下令出发,却见杨志转身走向溃兵们,高声叫道:“是男人都站出来,跟我去打鬼子,保国卫民是军人天职,你们自己看看,还象个军人吗?”。要说华夏军人真不乏勇敢之辈,他们之所以败逃是因为长官先跑了,无人率领、无人指挥,不知如何是好,只好一味随大流跟着跑。这时听杨志一号召,群情激愤,数千人立时全部拥上。
杨志见许多士兵身上有伤,枪只也差,机枪更是没多少,便再次喊道:“有伤的不要来。有营长、连长的军官先上前来。”一下跑上前来四五十个连长,营长只有两个,杨志命令他们去挑人和好的枪支,未选中的人将枪械和子弹全部交出来,给上阵的弟兄们用。这些连长们和溃兵们都是刚从战场上撤下来的,经验丰富,知道情况危急,见到有人组织、有领头的了,皆雷厉风行地执行命令,也不分部队隶属了,三五群地迅速整合到一起,连长们汇报上来,居然有2100多人,杨志便将其分为十个连,一个连100来人,从一连到十连,分别任命了正副连长。杨志领特战连和1连2连为一营,由一个87师的王营长指挥3-6连为二营,一个教导总队的赵营长指挥7-10连为三营。
杨志随后开始鼓舞士气:“我是宪兵司令部的中校主任参谋,前两天在当涂全歼了鬼子国崎支队,不信可以问萧司令和我们特战连的弟兄,看见我们的枪械装备了吗,全都是缴获鬼子的。所以鬼子并不可怕,甚至更怕死,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可以全部干掉他们。你们都是从尸山血海里拼出来的,还怕那些狗日的小小倭寇吗?拿出军人的气势来,拿出男人的勇气来,干死小鬼子,掩护乡亲们过江,有没有信心!”杨志奋力大吼一声。
“有...有...有...”阵阵雷鸣般的怒吼,声震云霄。这些溃兵们在前线打生打死,许多战友与鬼子同归于尽,却莫名其妙被通知撤退,早就觉得窝囊透顶,都憋着一股怒火,此时被杨志激励着满腔沸腾,齐声怒吼。
接着杨志让特战连的弟兄和797团三营的弟兄将身上的罐头、面饼、饼干、甚至还有鸡肉,分发给这些早已饥肠辘辘的士兵。萧司令见状也令宪兵们搬来许多干粮和水壶给大家,皇帝还不差饿兵,吃饱了才有力气打鬼子。
分发完毕,杨志见每人都吃上了,就下令道:“好,时间紧迫,弟兄们边走边吃。我率一营突前,王营长率二营为第二梯队,赵营长率三营为第三梯队,依次前进。各位弟兄记住各自番号,跟上队伍,尽快认识身边的弟兄,好一起协同作战。出发!”
杨志率领着一个加强团的兵力向水西门增援而去。萧司令心中感慨“小子了不得,天生的帅材,将来不可限量”,随后,对着剩下二十来个连长,大声下令“你们在此等候,还有溃兵下来的,再挑选组织精锐留作预备队,以应对意外,明白了吗?”
“明白”二十多个连长们齐声应道,并自觉得开始维护过江秩序。不停地有溃兵和大量百姓出来,除了过江的之外,这些连长们又拉扰起5000多人的队伍,营连级军官又增加到四五十个,在萧司令的组织号召之下,江滩上的人流和过桥秩序井井有条,毫不慌乱。半夜之后,估计最少过江了三十余万百姓和六多万士兵。此刻的萧司令不由得仰天大笑,感觉活了半辈子也未如此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