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家小妹听了之后,人就是一愣了:
“陈本虚,你这还不是天话。”
“怎么天话。”
“主意,倒是一个好主意。可是问题在这里?”
“你说是在哪里。”
“人家不是才在北方城里,修了那么大的一个万荷堂。”
“以老先生在外头,现在的好名声,那正是如日中天。他只要是自己肯来修,哪里有修不成的道理?”
“你说得也是。”
“要是一张画,修不成。就来他两张。要是两张,还修不成,那来三张就是了。反正他的功夫,出在他手上。”
“画,一张两张,应该没有问题的。”
“先说一说。只是怕他,自己不肯再修了。”
“那你说,万一我们说了。要是他真的就是不肯来呢。”
“要是不肯,我这里,还有一个好办法。”
“又有什么好办法?”
“下面的这个故事,保证他听了,就肯到沱江城里,来修了:
“在广东某城,在外面有一位着名的侨领。
“有一年,他捐赠给了自己家乡,一个很大的大剧院。
“若干年之后,那侨领已经病故。外面的一队华侨,回故土来省亲。饭后众人交谈起来,就提到了当年的侨领前辈,在这里曾经捐赠过的一个剧院。
“大家一致决定,一起前往,参观一番。
“不料接待他们的东道主听了,却反复提出了各种理由。反复的意思就是,在一时间里,不肯让大家前去。
“众侨胞听了,当时就感觉莫名其妙。事后就暗下里商量好了,说是那个地方,也是在老城市中心的。离众人住的地方并不远。
“于是就决定,不多麻烦地方。自己相邀前往。
“没有走了多久,到了地方之后。众人一看眼前的景象,就目瞪口呆了。只见那当年,前辈捐赠建的那座大剧院,黑夜里一时间正灯火通明。
“仔细一看,原来以某某某人命名的大剧院招牌,早就让人家撤得个干干净净。
“高高的脚手架上,正有一伙人,在忙忙碌碌,把才做好的,有着某某某名字的新招牌,准备要装上去。
“众侨胞眼睛里看着,心里头想着。一时间都默默无语了。第二天大清早,众侨胞就不辞而别,回家去了。”
“这个故事,有意思,陈本虚,你说得很好。”
“还有就是,你就只要跟他说,他在北方城的那个万荷堂。若干年之后,极有可能,会变成了万荷堂饭馆。或者说,就是万荷堂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