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坎达科技教学中心的落成典礼上,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穹顶洒落,为这个标志性建筑增添了几分神圣感。李默站在讲台上,环顾着下面座无虚席的听众,其中不仅有瓦坎达的年轻人,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
"欢迎来到瓦坎达科技教学中心,"李默的声音温和而坚定,"在这里,我们不仅要学习技术,更要理解振金科技背后的哲学。"
苏睿坐在前排,为李默的开场演讲做着记录。这套课程体系是他们花了数月时间精心设计的,融合了现代科技与瓦坎达传统智慧。
"记住,"李默继续说道,"振金不仅是一种金属,它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科技与伦理的平衡。"
课程正式开始后,教学中心每天都充满活力。李默的量子物理课总是座无虚席,他善于用生动的比喻让深奥的理论变得易懂。
"想象量子态就像瓦坎达的传统舞蹈,"他在讲课时说,"看似随机的动作实际上遵循着深刻的规律。"
苏睿负责教授振金工程学,她的实践课程尤其受欢迎。"理论很重要,"她经常说,"但只有亲手操作,才能真正理解振金的特性。"
一天的实践课上,一位来自印度的学生成功实现了振金能量的稳定转换。"太棒了!"苏睿欣喜地说,"你找到了关键。"
李默走过来观察:"注意到了吗?他使用的方法融合了印度传统的能量理论。这正是我们想要的——让不同文化的智慧在这里交融。"
朵拉侍卫队也参与了教学工作。奥科耶将军亲自指导战术训练课程,教导学生们如何正确使用振金装备。
"力量不是目的,"她在训练场上说,"控制才是关键。"
特查拉经常来视察教学情况。有一次,他旁听了李默的课程,课后感慨道:"你不仅教会他们技术,更教会他们思考。这正是瓦坎达需要的。"
教学中心很快成为了一个充满创新的地方。学生们不仅学习已有的技术,还在课程项目中提出了许多新想法。李默和苏睿鼓励这种创新精神,为优秀的项目提供支持。
"看这个设计,"李默向苏睿展示一个学生的作品,"他把量子技术应用到环境保护上,很有创意。"
苏睿点点头:"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效果。让新一代用自己的方式发展振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