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科长:“行嘞,就这么敲定啦!我这下午还有一堆事儿等着我处理呢。不过你也别愁眉苦脸的,我已经给你找了个超厉害的师傅,他叫赵来兴。从今往后,你就像个跟屁虫似的跟着他,保准他能把你教得服服帖帖的。”
朱墨听了,赶忙毕恭毕敬地说:“谢谢您啦,夏科长!”
接下来几天,朱墨就像个小尾巴,紧紧黏在赵来兴身后,到处乱窜,忙得像只没头的苍蝇,却又乐在其中。
有一回,他俩要去乡下采购。一路上那尘土飞扬的,朱墨感觉自己都要被颠成散架的木偶了。可赵来兴这个老江湖,那是一点儿都不慌乱,带着朱墨直接奔村长家去了。村长正在屋里头美滋滋地抽旱烟呢,一看到他俩来了,立马把烟袋往边上一放,热情洋溢地招呼道:“哟,这不是赵同志嘛,今天啥风把你吹到咱这儿来了呀?”
赵来兴笑嘻嘻地递烟,说道:“村长啊,这不最近城里缺些东西嘛,我们得来采购点儿。你也知道的,这是公事,还得麻烦你多担待担待呀。”
村长一听,二话不说,把烟袋子往腰带上一别,扯着嗓子就开始喊:“大家伙儿都出来啊,他们要买点儿东西呢,都积极点儿啊!”这一嗓子下去,就跟吹响了冲锋号似的,村民们陆陆续续从家里头冒了出来。
村长站在院子中间,清了清嗓子大声说:“大家都听好了哈,人家赵同志他们是来采购的,谁家有鸡蛋、蔬菜啥的,赶紧准备准备,一会儿挨家挨户来收啊。”
这村民们一听,顿时炸开了锅。有的兴奋地说:“哎呀,我家那鸡啊,天天都能下好几个蛋呢,这下能卖点钱啦!”有的则略带歉意地说:“我家那菜园子里的菜倒是不少,不知道够不够啊。”说完,大家就各自回家准备去了。
朱墨他们呢,也开始挨家挨户地收购。第一家是个大娘。大娘那脸啊,笑得跟朵盛开的老菊花似的,一边拿出自家攒的鸡蛋,一边念叨着:“瞧瞧这鸡蛋,多新鲜呐!”朱墨赶紧上前帮忙拿,嘴里还说着:“大娘您就放一百个心吧,肯定给您个好价钱。”
接着又到了一家。这家的小媳妇正抱着孩子喂奶呢,看到他们来了,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哎呀,家里就这点菜了,也不知道够不够。”赵来兴笑着说:“够了够了,辛苦你了。”小媳妇这才松了口气,把菜递给了他们。
就这样一家一家收下来,最后的收获还真不少呢。满满一筐的鸡蛋,那鸡蛋个个都圆滚滚的,仿佛刚从母鸡肚子里掏出来没多久似的;还有各种各样的蔬菜,绿油油的,看着就鲜嫩得很;再加上野生的农副产品,像野蘑菇啊,野木耳啊之类的,装了好几个大袋子。
这还没完呢,他们在几个猎户家还收到了不少好东西。那几个猎户啊,一个个长得跟铁塔似的,浑身透着股子精气神儿。猎户们听说他们来采购野生动物,那眼睛立马就放光了。
一个猎户拍了拍胸脯大声说:“嘿,赵同志,你们这次可找对人了。前些日子我刚打到了不少野味呢,有野羊肉和野猪肉,那可是保准新鲜得很!”
朱墨在旁边看得眼睛都直了,心里想着:“哇塞,这野味看起来可真馋人啊!”
猎户们麻利地把野羊肉和野猪肉抬了出来,那肉啊,红扑扑的,看着就很有嚼劲。
这一趟乡下采购下来,朱墨可算是开了眼界了。他看着满满一车的好东西,兴奋地对赵来兴说:“师傅啊,这次收获可真不小啊!”赵来兴笑着点点头说:“是啊,小墨啊,这就是生活嘛,有时候就得这么折腾折腾,才能有收获。”
朱墨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想着:“嗯,看来以后还得多多跟师傅学习啊,这门道可多了去了。”
就这样,朱墨跟着赵来兴在这个行业里慢慢摸索着。
日子一天天过去,朱墨也越来越熟练了。他不再像刚开始那样手忙脚乱的,而是变得有条不紊。他知道该什么时候去哪个村子采购最合适,也知道怎么和村民们打交道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拿出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