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成为了当时最繁华的道路,也是最赚钱的一条道路。”
“有了钱也能保证军费了,流民也可以去当兵来养家糊口了,进一步为大唐减轻了负担。”
“对于民族问题,大唐采取了赋予少数民族相对平等的地位。”
“允许胡人入朝当官除了宰相之外的官职。”
“军事上采用的节度使镇守边疆,安排不同地方的节度使相互制衡。”
“比如,西北军制衡东北军,两派的节度将领也是敌对关系。”
“确保他们不会联合,李隆基在平衡各方的利益来确保大唐的稳定。”
“同时,节度使可以回到中央当官,甚至当丞相保证了节度使的流通性避免一个人长期担任节度使。”
“这些操作之下,到了李隆基执政中期长安城周围人口达到了200万人以上。”
“长安城里面突厥人,吐蕃人,契丹人,波斯人,高丽人,阿拉伯人,日本人,罗马人等人不惜千里迢迢来到长安经商,学习大唐的文化和制度。”
“大批各国的留学生争先恐后的跑到长安学习,回国之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的国家汉化了。”
“比如,日本的皇城基本上是按照大唐长安城仿制。”
“粮食价格根据《通典·食货记》开元13年米一斗只需要13文。”
“青齐一斗米才5文,哪怕是长安和洛阳一斗米也就二十文。”
“李隆基身处在皇城之内目睹繁华的长安城和数不尽的各方使者赞美之词。”
“各种优秀的文化创作,盛唐的诗歌天团李白,杜甫,孟浩然,王昌龄等人也相继的涌现而出。”
“一切的一切让李隆基感受到了盛世的降临了。”
“李隆基觉得努力了这么久,我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享受一时爽,逃跑很狼狈。”
“李隆基缺少一个劝谏天团,将真实的情况告诉李隆基,或许他本身知道却不愿意打破。”
“他也不想想各国的使者跑到长安城肯定是玩命的赞美伟大的大唐皇帝。”
“费一些口舌就能让皇帝陛下开心,皇帝一开心赏赐的东西就越多,赏赐的东西越多赞美之词就越多。”
“这种好事情何乐而不为,那些各国使臣出了名的会做人。”
“直接跪舔李隆基。”
“只要完成任务得到赏赐,回到老家那就是人上人了。”
“当时的丞相也投其所好一起帮李隆基组建一个盛世景象,满足李隆基对于盛世的向往。”
“至于居安思危一边凉快去。”
“如此盛世李隆基骄傲自满想要去泰山封禅,丞相以及文武大官一起来他圆梦。”
“皇帝,妃子,文武大臣,各国使者一行人浩浩荡荡绵延百里不绝前往泰山来进行封禅。”
“各州纷纷献上礼物。”
“一路上的开支简直不亚于一场战争。”
“想想也是,能陪着皇帝去泰山的人是普通人吗?这些人全部都是大唐的核心人物啊!”
“各国使臣都在那里看着,待遇方面不用说,要是待遇不好简直就是丢大唐的脸。”
“李隆基站在泰山之上看着下面的臣子和各国的使臣内心豪情万丈。”
“下面的丞相微微一笑,李林甫注视这一幕。”
“泰山封禅结束之后,跟随去泰山的一众官员全部升职加薪,各国的使臣大力赏赐国库消耗巨大。”
“李隆基大力赞美了丞相,把这件事情办的这么好,我简直就是欢喜。”
“丞相不敢邀功,一切都会皇帝陛下顺应上天,创下盛世功名才有如今的排面。”
“当然,丞相没有告诉李隆基,突厥使者之所以来是他用和亲作为手段换来的承诺。”
“文武大臣之所以如此赞同是他压下了一切反对的声音。”
“做官,做官,只要皇帝开心就好,皇帝开心了,官自然做的稳。”
“下一任丞相李林甫的做官之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