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未央宫,沉重的暮霭如浓稠墨汁,缓缓渗进每一处角落,将整座宫殿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氛围之中。刘邦躺在龙榻之上,形容枯槁,可即便病入膏肓,他身上那股与生俱来的帝王威严,依旧如凛冽寒风,丝丝缕缕地散发出来。
他的目光虽已浑浊,却仍强撑着扫视四周。殿内,平日里威风凛凛的侍卫们此刻皆垂首肃立,铠甲在黯淡光线中透着冷硬光泽;宫女们轻手轻脚地往来,手中捧着汤药与巾帕,神色悲戚,却又不敢发出丝毫多余声响。满朝文武,皆在殿外候着,大气都不敢出,唯有偶尔传来的低声抽泣,打破这死一般的寂静。
刘邦的思绪,飘回到了多年前那个在沛县街头嬉笑怒骂的自己。那时的他,不过是个小小亭长,整日与市井之徒混在一起,喝酒吃肉,逍遥自在。谁能想到,命运的齿轮就此转动,一场反秦起义,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回忆起与项羽在巨鹿之战后初次相见,项羽那不可一世的霸气,自己心中虽有不甘,却也不得不隐忍。
后来,鸿门宴上,刀光剑影,生死一线,他凭借着几分运气与张良的智谋,惊险逃生。再之后,楚汉相争,无数次的战场厮杀,他历经无数次生死考验,看着身边的兄弟一个个倒下,心中满是悲痛,可他从未退缩,一路披荆斩棘,终于登上了这天下之主的宝座。
然而,此刻的他,躺在这龙榻之上,却满心遗憾。他深知,这天下虽已平定,可隐患重重。朝堂之上,大臣们为了权力明争暗斗,结党营私;诸侯们在各自封地内拥兵自重,蠢蠢欲动。他曾试图通过分封与制衡,让各方势力相互牵制,维持天下太平,可如今看来,这局势依旧如紧绷的弦,随时可能断裂。他想要为大汉王朝再做些什么,想要将这天下治理得更加稳固,留给子孙一个太平盛世,可身体却每况愈下,力不从心。
他强撑着坐起身子,声音虽虚弱,却仍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这一生,起于微末,承蒙上天眷顾,得此天下。可朕……”
话未说完,剧烈的咳嗽打断了他,一旁的宫女急忙上前,轻轻为他抚背。刘邦摆了摆手,示意宫女退下,接着说道:“朕放心不下这大汉江山,朕的子孙们,还需诸位爱卿多多辅佐。”
殿外的大臣们听闻此言,纷纷跪地,齐声高呼:“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子孙,保我大汉江山永固!”声音整齐而洪亮,却依旧无法驱散这宫殿内弥漫的哀伤。
刘邦缓缓躺回龙榻,目光落在殿顶那精美的雕梁画栋上,眼神逐渐迷离。他想起了与吕雉共度的岁月,想起了那些为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如今,他却要先行一步。他心中满是不舍,却又无可奈何。
随着最后一丝力气耗尽,刘邦的双眼缓缓闭上,一代帝王就此陨落。刹那间,殿内哭声一片,宫女们伏地痛哭,侍卫们也纷纷单膝跪地,低头默哀。殿外,大臣们听闻消息,皆伏地叩拜,哭声震天。
长安城内,百姓们得知皇帝驾崩,也纷纷停下手中活计,面露悲色。
远在楚国的刘交,得知刘邦去世的消息后,心中悲痛万分。他想起与刘邦一起并肩作战的日子,那些在战场上的生死与共,那些在困境中的相互扶持,仿佛就在昨天。如今,这位兄长却永远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