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制度实施以来,粮库的管理逐渐走上正轨。
走进粮库,便能看到一排排整齐的粮仓,粮库内干净整洁,每一袋粮食都堆放得井井有条。
阳光从高高的天窗洒下,照在小米上,泛起金黄色的光芒,映衬出一种稳定而祥和的氛围。
粮库官员们按部就班地工作着,有的在仔细清点粮食,有的在记录账簿,还有的在查验新进的粮草。
所有人都显得井然有序,不再像过去那样懒散和懈怠。
孙粮官更是满脸透露出一种自豪的表情,他反复检查每一道工序,确保没有一丝差错。
粮库外,农民们纷纷前来交粮,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安心和满足。
钱农民背着一袋谷子,踏着稳重的步伐走进粮库,他的神情中带着一丝轻松。
周老农则站在一旁,欣慰地看着这一切,他年轻时曾是这片土地上的耕作者,如今看到新制度带来的变化,心中充满了希望。
就在这时,一道不速之客打破了粮库的平静。
赵地主突然出现在门口,他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与他过去那副自私自利的模样截然不同。
周围的人们见状,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赵地主迈着坚定的步伐,径直走到载淳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恭敬地说道:“皇上,小人有罪,过去对新制度多有不满,今日特来表明心迹,愿全力支持农业改良。”
粮库内顿时静得连一根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见。
载淳心中微微一动,他目光如炬,注视着赵地主,语气平静而坚定:“赵地主,你此番表态,本是好事,但本朝需要的是真诚的支持者,而非表面的奉承。你可有什么具体的打算?”
赵地主的脸色微微一变,但随即恢复如常,他猥琐地一笑,答道:“皇上放心,小人既然表态,便不会食言。小人手中也有一些土地,愿意按照新制度进行改良,并愿意将改良的经验与兄弟们分享。”
载淳微微点头,心中却并未完全放下戒心。
他意识到,赵地主的态度转变虽然出乎意料,但也意味着新制度的实施已初见成效。
富察氏站在一旁,轻轻地握住了载淳的手,轻声说道:“皇上,能否给他一个机会?毕竟,多一个支持者,便少一分隐患。”
载淳两人相视一眼,周老农微微皱眉,钱农民则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载淳的目光在他们身上停留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赵地主,你此番表态,本朝记下了。但具体的合作,还需详细商讨。你先回去,明日再来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