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紫鸾记 > 第九回 红莲业火乱洛阳 障夜天罗追困兽

第九回 红莲业火乱洛阳 障夜天罗追困兽

二人各自立稳之时,已交替换过位置,樊子盖回身又是哈哈一笑,甚是凄惨悲壮,只听他说道:“好!当年老夫事齐后主之时,败于令尊之手,一直耿耿于怀,如今见越公有女如斯,老夫心悦诚服。”杨玄瑛也已转过身来,她并不答话,即反手一挥流云,“叮咚”一阵清脆声响,槊身金环各自散开,幻作长鞭,划过半道金弧,掀起煞气腥风,直逼樊子盖去。杨玄瑛这一扫虽是辛辣,却还留有余地,樊子盖只需向后一跃便可避开,不过眼下他抱必死之心,不退反进。只见他猛然举起手中蛇矛一绞,又冲杨玄瑛扎去,还是两败俱亡之招。不过杨玄瑛已看破他心思,料敌于先,半道变招,长鞭挥到一半,她持手一挽,流云槊头起伏之间,缠住樊子盖蛇矛,忽地一收,已卷住蛇矛。杨玄瑛眼疾手快,猝然发力,将流云槊往身后一扯,身子贴着蛇矛一转,欺近樊子盖面前,顺势抬左肘一敲,“通”地一声闷响,肘尖正击中樊子盖胸口。

樊子盖一阵剧痛,只觉一口气难以接上,立时头晕黑闷,向后倒去。也是他已斗到亡命境界,虽是眼前一黑失了方向,但手中仍牢牢握住蛇矛,感觉蛇矛脱了流云缠绕,他本能地竖起蛇矛往地下一戳。又“砰”一声,矛柄牢牢垂直扎入地板石中,樊子盖失斜身往矛上一靠,总算没有摔倒在地。

毕竟樊子盖年事已高,刚与叱罗恽一番恶战,此时胸口又受重创,不堪连番折腾,他倚着蛇矛,一手捂住胸前,粗气直喘,好一阵才回过气来。而杨玄瑛一击得手,却未趁胜追击,她立定于地,挺槊指着樊子盖,禁不住叹息一声说道:“樊大人这又是何苦。”樊子盖自知大势已去,无力回天,悲从中来,凄怆说道:“老夫蒙先帝知遇,受大隋两代皇恩,如今洛阳既破,亦无苟活之念,你要取老夫性命,只管前来。但老夫尚有一口气在,势必保卫洛阳到底!”说罢,他奋力拔出蛇矛,又是直扫杨玄瑛而去。只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缟素,眼下他如残烛一般,颤危立于风中,蛇矛舞动无章无法,无势无劲,呼呼数下,胡搅蛮缠,教杨玄瑛轻易避去,自是不在话下。

杨玄瑛心中五味杂陈,但这般纠缠下去,终会误了大事,还不如给他一个痛快,也算成就其忠勇之名,想到此处,杨玄瑛铁下心肠,挺起金槊,看准樊子盖蛇矛破绽,便起一槊直捣其心窝。樊子盖双眼昏花,如何还能看清金槊路数,更谈不上闪避格挡。金光灿灿,击电奔星,可眼见短槊正要刺入樊子盖胸口,忽凌空一道银芒射来,“哐当”一响,惊破全场,杨玄瑛只觉金槊被一股强劲力道所推,不仅失了准头,右手亦是通臂一麻,险些就握不住手中金槊。这一惊非同小可,她定睛细看,这才发现飞来拨开流云槊之物,竟是一柄普通薄翼马刀。而那柄马刀拨其势未衰,扎入御龙桥前坊门石柱,直至刀锋全没,唯余刀柄露在外头,兀自颤抖不息,并发嗡嗡声响。此刻,杨玄瑛终于看清那柄马刀,乃是隋兵仪仗所配,刀锋虽开,但刀刃薄脆,并不宜作两军厮杀之用。但此刀被人掷来,不仅拨开流云槊,尚能扎透坚厚石柱而不断,这番手法力道,惊世骇俗,而若飞刀袭自己来,如何闪避得过,一想到此,心生悸怖,竟令她出了一身冷汗。

洛阳城中,果然藏龙卧虎,这掷刀之人,必定绝顶高手。杨玄瑛愕然间又转头顺着马刀飞来方向望去,借着月色,透过周遭人众间隙,只见一名二十来岁少年将军,身材魁梧,肩宽背厚,眉若卧蚕,眼似丹凤,炯炯目光之中,透出一股凌然傲气,正往前来。此人着一身黄金璎珞重铠,持一柄鬼面羯磨金刚杵,跨一匹赤狨龙骧,不急不徐,缓缓从洛水对岸踱上御龙桥,斜马立于桥头,尚未开口,其英武威严之势,已将诸人尽皆慑服。

杨玄瑛不识来人,正要问话,但其身后街道深处,一队人马奔驰而出,于洛水南岸列开阵仗。观那路人马皆披玄铁黑铠,个个鹰扬虎视,正隶属于杨广募天下勇者所编之骁果卫。樊子盖见状,哈哈一声笑道:“原来是车骑将军宇文博,看来宇文大人援军先锋已到,你夺城之念,怕是要落空了!”也是他见宇文博那手飞刀撂槊,便知其功夫远在杨玄瑛之上,如今又有骁果军掠阵,洛阳此役,挥戈反日,终于令人看到希望,樊子盖欣喜不已。只是他原本极度绷紧之弦突然放松,立刻便觉疲累乏力,四肢酥软,一屁股瘫坐于地。

说起宇文博,杨玄瑛虽从未见过其人,但也听过其名,知道他乃是宇文述私生之子,当年大兴坊间,还有关于他之传言:原来那时适逢宇文述酒后乱性,玷污了府中一名貌美丫鬟,竟然令她结下了珠胎。那丫鬟心中惶恐,自然不敢声张,偷偷怀妊。但纸包不住火,直至她孕七月余之时,终究教宇文述正室独孤氏给看破。独孤氏心胸狭隘,知闻此事,勃然大怒,欲将迫害之,便背着宇文述买通刺客,誓要置这丫鬟于死地。尚幸其行事不密,那丫鬟得了风声,连夜逃出宇文府邸,一路躲避追杀,闯入大兴城南大兴善寺。当她抵寺前三门殿内之时,已精疲力竭,又动了胎气,终于不支瘫倒于殿内护法金刚力士像前,教独孤氏所遣刺客给追上寻到。但就这刺客正举刀欲夺她性命之时,忽地殿外风声大作,沙尘四起,夜空中惊雷乍响,一道紫青闪电贯穿殿顶,打碎砖瓦,射入殿内,击中那尊金刚力士之像。佛像轰然崩裂,金刚手中一柄伏魔所用五尺单股鬼面羯磨金刚杵猛然飞落下来,正中刺客头顶,砸得他脑浆迸裂而亡,又扎入地板二尺之深。而恰此际那丫鬟腹中胎儿,呱呱坠地,所产乃男婴一名。

那丫鬟产后失血过多而亡,只留下这男婴被寻声而来的大兴善寺僧众寻见,僧众们见了那丫鬟尸身服饰,知道是宇文府中之人,虽不明就里,但也是既不敢张扬,又不敢怠慢,只是将那男婴收留,仔细扶养下来。而这男婴虽是早产,但底质深厚,胜于常人,平日里虽多是沉默不语,却不掩其天赋异禀,又似与佛天生结缘,自小听寺内僧众诵经说法,耳濡目染之间,才两三岁之时居然已能自读寺中藏经阁内各种梵文经书,因此也深受寺内众僧喜爱。

而这大兴善寺三门殿内那尊金刚力士佛像与这柄鬼面羯磨金刚杵,相传一同由金、银、赤铜、镔铁、锡五色金属以古蜀秘法熔铸而成,整尊佛像号称千斤之重,单就那金杵,也逾二百来斤。这尊佛像亦有来头:相传大兴善寺始建于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年间,初称遵善寺,后经文帝杨坚扩修,改名大兴善寺,并与太庙同制,号称国寺。这寺庙历经晋魏南北朝近三百年动荡战乱,几经破坏,几经修缮,早已不是太康年间模样,却唯有那庙门之前金刚力士像却始终屹立不倒,完好如初。即便是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太武皇帝拓拔焘兴起那场声势浩大、席卷全国的灭佛法难之中,遵善寺诸多殿堂佛像被毁,独那尊金刚力士之像,无论如何打砸焚烧,尽皆不能伤其分毫,亦有人欲将其推倒,但集百人气力推拉拖拽,那佛像依然纹丝不动,仿若有深根扎于地中,灭佛之人最终也只能草草作罢。因而自此之后,长安内外皆传此佛像乃是密迹金刚神真身所化,立于此处执守佛法。

但那柄伏魔杵,自砸死刺客之时扎入地中,这一扎就是五年,期间大兴善寺住持也想拔出金杵重修金刚之像,可一来无论聘来勇武之人如何费尽心思力气,皆不能撼得那柄金杵动弹丝毫,更不用谈将其拔起;二来昔日古蜀熔铸五金秘法早已失传,那尊金刚残像亦是无法撬动,无奈之下住持也只能重修三门殿顶,不再去理会那尊碎裂佛像与插入地中金杵。直至第五个年头,被大兴善寺收养的这孩儿,一日偶然途径三门殿,见了这柄金杵,忽有灵犀互通,起手之间,竟单臂一举将其拔出地面,挥舞起来。这一神奇举动立刻惊遍大兴城上下,自然也惊动了宇文述与先主文帝杨坚前来,见了那孩子相貌,又听寺中僧众细说当年诸事,想明白了这各中原委,经文帝一番劝解调停,这孩子才得以认主归宗,随着宇文述一同回府。不过宇文述虽然认了这个儿子,将其领回府邸,但他毕竟是私生庶出,为了将其与正室嫡出三子区分,便给他取了单名一个“博”字。这些事当年人尽皆知,亦是在大兴城内被百姓传得沸沸扬扬,尤其那金刚临危救命、幼童单臂拔杵之事,被说得神乎其神,更有甚者,竟说宇文博天生神力,就是金刚密迹大鬼神王转世投生。

杨玄瑛幼时居大兴城中,也曾听过这些奇闻轶事,当时只作以讹传讹,听过便罢,不以为意,一笑置之。而此时见他掷刀这一手功夫,便知其天生神力并非虚言,硬碰必定不是他对手,可若让他带骁果军北去,比让樊子盖南下更是凶险万分,想到此处,杨玄瑛强持镇定,紧握手中流云槊,一边全神戒备,一边寻思破敌之法。

而此刻,宇文博盘马立于桥头,大声说道:“车骑将军宇文博在此!”说话神态,透出孤傲之气,藐视一切。宇文博话音一落,提着金杵,携起马缰,缓缓踱桥而来。雄姿英发,龙骧虎步,再加其一身金铠炫光耀眼,腰间璎珞五色玄华变幻,流彩夺目,宛如帝释座前护法金刚,不怒自威,直教人颤栗敬畏。杨玄瑛所带来刀簇手,皆是李子雄麾下久战死士,也算亡命之徒,竟也见之生怯,一个个神情凝重,紧握手中大刀,不仅无人敢上前挑衅,还不自主向两边退开,给他让出一条道来。

宇文博至杨玄瑛面前站定,举杵一指她说道:“我奉陛下圣命,前来平叛剿寇,有不服者尽可一同来战!”眼下洛阳攻防大局未定,紧要关头,杨玄瑛岂甘功亏一篑,她挺起手金槊而道:“金刚密迹大鬼神王!本姑娘才不信这等邪门之事!”只见她娇叱一声,纵身跃起,挺槊便刺。这一击腾云乘雾,分涛劈浪,不留余力,直取要害。可眼看槊尖迫近,宇文博不慌不忙,气定神闲,起手挥杵,轻轻向上一挑,轻描淡写之间,已架住流云槊,将杨玄瑛连槊带人,一并拨上半空。

杨玄瑛被他拦下一招,并未气馁,半空中她使槊粘上金杵,用劲一按,压住金杵,借他向上一挑之力,顺势一个鱼跃翻身,眨眼间转过身体,借着下坠高屋建瓴之势,又刺宇文博胯下那匹赤狨龙骧马首而去。也是杨玄瑛知道宇文博坐于马上,自己徒步身处劣势,便想射人先射马,将他打落下来再说。不料就她凌空转身那弹指一瞬,宇文博已看破其用意,一声叱咤,猝然横过手中金刚杵,直冲她身子重重扫去,这正是:

护法夜叉镇三界,伏魔金杵擎九天。

惊俗紫电破青冥,大鬼神王降凡间。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紫鸾记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水源王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封州王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无敌万岁爷一步一音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