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冬季大练兵
当然王根生也知道根据亮剑的剧情,这个时候李云龙也应该在独立团进行冬季大练兵呢!
毕竟冬季的时候,因为大雪封路,交通不便,所以也不用怎么担心小鬼子的袭击,再加上已经没有农活可干,因此自然是练兵的最好时机了。
而李云龙的独立团更是在这个时候,在团内弄了一个全团拼刺刀比赛,以及全团扔手榴弹比赛,从中选拔出了不少手榴弹投掷精准的战士。
所以王根生自然也是在新二团也展开了同样的拼刺刀,以及手榴弹投掷训练。
当然其实王根生还想在新二团展开射击训练,毕竟现在可是热武器时代,射击不行,哪怕手雷扔的再怎么准,拼刺刀再怎么厉害也是不行的。
手雷扔的再远也没办法扔出二三百米的距离,拼刺刀,那也得小鬼子愿意和你拼刺刀才行啊!
因此进行射击训练,提高战士们的射击精度也是很重要的,可惜,王根生除了知道射击要遵守三点一线的射击原理,以及注意子弹会随着距离而下坠之外,剩下的射击技巧王根生那是一概不知了。
不过这没有关系,因为王根生虽然不知道,可是他手下有一个百发百中的神枪手百里秀啊!
“让我传授射击技巧,射击经验,以及射击时要注意什么!可是我平时就是凭借感觉射击的啊!没感觉要遵守什么啊!”
百里秀一听到王根生的要求顿时就有些傻了,毕竟他平时也没有觉得射击要遵守什么的啊!
王根生看到百里秀这个样子,自然也明白这并不是百里秀在故意隐瞒什么,而是他就是这个样子,从以前玩的绳火枪,到现在的栓动步枪,都是凭借着他的天赋来的,所以王根生想了想,就带着百里秀来到一个战士面前,然后让这个战士举枪瞄准后,就对着百里秀问道:
“怎么样,你看出来他的举枪射击动作,姿势和你的有什么不同了吗?”
百里秀听到王根生的话后,仔细的看了看这个战士举枪射击的动作之后,这才开口道:
“他的枪太抖了,身子不稳,手也不稳,这样射击是不行的,举枪射击必须要稳才行!”
百里秀说着,就举起了他的九六式狙击枪来,王根生仔细比较,发现果然说的不错,王根生举枪的姿势很稳,枪口没有一丝晃动,而为了验证百里秀举枪瞄准的稳定,王根生还拿出一枚子弹立在百里秀枪口的上端。
而这下王根生这才明白百里秀举枪瞄准的时候枪是有多稳了,因为立在百里秀枪口上方的子弹那是纹丝不动。
反观那个战士枪口上根本没办法立子弹,放上去立马就被抖掉了。
于是乎全团就又多了一个举枪稳定性练习,练习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站立射击的时候,在枪口的上方立上一颗子弹,掉落就是不合格。
当然为了验证百里秀有关于神枪手举枪都很稳的说法,王根生还特意从全团挑选了十个举枪很稳的战士,和十个举枪晃动的厉害的战士进行射击比赛。
当然子弹是宝贵的,所以每个人只有三发子弹,而比赛的结果自然也是一目了然,举枪稳定的战士们射击成绩都是稳稳的靶心,而举枪晃动的战士有些连上靶都很困难。
所以王根生用这场实验说服了孔捷在全团训练科目里加了一个举枪瞄准训练,而合格标准就是举枪瞄准,枪口立着的子弹十分钟不掉了这才算是合格。
而这一场冬季练兵的训练成果还是十分让人欣喜的,至少在整个新二团随机抽取十名幸运儿进行射击科目的实弹测试中,百米立靶射击测试中十名战士都能稳稳上靶,只是命中靶心的只有五分之一。
当然这已经挺好了,毕竟能上靶就已经说明能够在百米的距离上打中小鬼子了,而能命中靶心的则是已经有能力在百米的距离上对小鬼子进行爆头射击了。
···········
“可恶,这仗到底是怎么打的,二十万对战十万居然能打成这个样子,四万多人阵亡,三万多人被俘虏,而小鬼子那边居然只阵亡六百来人,这这····”
已经入住新二团的团部,和孔捷住一个院子的王根生听到孔捷的声音之后,就来到孔捷的屋子里,然后看到孔捷一边看着軍报,一边破口大骂。
而王根生也是好奇的拿过孔捷手里的报纸看了起来,看过之后,王根生再对照着记忆里的抗战历史,顿时就明白了。
这原来就是抗战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钟条山之战,这一战的失败自然是直接导致啯軍直接失去黄河以北的最后一块抗战前哨站,让黄河以北直接成为小鬼子的地盘了。
并且更为重要的是,没有了啯軍的吸引,小鬼子的主要注意力,那么小鬼子自然就会把矛头和主要精力对准在农村地区搞事情打游击的八路了。
这对于正在极速发展中的八路来说可是一个极为不好的消息,可是事已至此,已经无力回天了,毕竟王根生穿越来的时候,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一线炮灰级别的战士。
经过一年的努力这才成为一个杂牌团的副团长,因此自然是没办法改变像钟条山之战这样的历史上的大团战了。
不过大的没有能力改变,但是他自己这片范围还是能够改变一些的,当即王根生就说道:
“团长这啯軍那边的战斗势利,对于我们这边可不太好啊!我敢肯定接下来,小鬼子肯定会对我们八路根据地发起凶猛的扫荡,因此我们要提前做好打算,比如尽快落实展开地道战,让小鬼子的扫荡直接成为泡影!”
只是孔捷听到这话,当即就叹口气道:
“之前我就已经把你的地道战应对小鬼子扫荡的事情和上面说了,上面也在各个根据地建议了,可是由于小鬼子的扫荡力度并不是很高,所以各个根据地执行的并不是很积极。”
王根生听到孔捷的话,也是明白,挖地道这种工作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因此各个村子里的普通百姓觉得小鬼子还没有上村子,自然也就没有必要这么死挖。
但是现在不挖,等到明年也就四二年小鬼子进行大扫荡的时候再去挖掘,那哪里还来得及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