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器中传来顾昊的声音,下潜过程中,我会持续分析海水中的规则浓度变化。
如有异常,立即中止任务。
水压不断增加,探测舱周围的黑暗愈发深邃。
深度计数字不断变化:3000米…5000米…7000米…
到达8000米时,林天明感受到规则波动突然增强。
顾昊,这里的规则密度异常,比表面高出三倍。
林天明汇报。
通讯器传来轻微的杂音,接收…数据…异常…
通讯开始中断,林天明知道他正接近规则屏障的边缘。
9500米处,舱外的海水突然出现奇异的光芒,像是无数微小的生物在发光,却又像是规则能量本身在流动。
林天明屏住呼吸,探测舱终于突破一万米深度,进入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
通讯完全中断,探测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忽明忽暗。
林天明开启外部照明,探照灯的光束穿透黑暗,照亮了令人惊讶的景象:
海底平台上,坐落着一座形似金字塔的巨大建筑,通体由未知材料构成,表面刻满了与规则晶体上相似的符文。
远古遗迹…
林天明喃喃自语,操控探测舱靠近这座神秘建筑。
建筑周围没有任何海洋生物,仿佛被某种力场隔绝。
探测舱停靠在一个类似码头的平台上,林天明穿上深海装备,启动规则共生状态。
舱门打开的瞬间,海水并未涌入——一层无形屏障隔绝了外部压力。
林天明小心踏出探测舱,脚步落在远古平台上。
建筑入口处,一块巨大的石碑矗立,上面的符文在林天明靠近时自动亮起。
体内的规则能量与符文产生共鸣,林天明突然理解了石碑上的信息:
平衡之门,维度之钥,规则融合,慎之又慎。
入口自动开启,林天明走入这座沉睡万年的建筑。
内部空间远比外表看起来庞大,中央大厅里,七根柱子围成一圈,每根柱子顶部悬浮着一个小型规则晶体,形成完整的节点网络模型。
中央平台上,一本由未知材质制成的"书籍"安静地躺着。
林天明走近,轻触这本远古典籍。
书页自动翻开,内容不是文字,而是直接传入脑海的信息流:
致未来的规则守护者:若你读到此信,说明维度再次走向融合。
我们,第一代守护者,曾经尝试完美融合两个维度,却激发了规则本身的防御机制。
为避免两个维度彻底崩溃,我们被迫中断融合,设置了六大锚点稳定维度界面。
第七锚点——你面前的控制中心,被我们封印于此。
我们发现,维度融合并非不可能,但需遵循"共生法则"而非"强制融合"。
强行打开第七锚点将触发规则反噬,导致灾难。
然而,若由规则共生体作为媒介,引导维度自然交融,则可避免反噬。
这本"规则密函"记载了启动共生融合的完整法则。
请慎重选择,因为一旦开始,便无法逆转…
林天明深吸一口气,将手掌完全贴合在密函上。
规则能量从体内涌出,与密函产生共鸣。
完整的知识洪流涌入脑海,他终于明白了——
两个维度的命运交织并非偶然,而是宇宙规则的必然选择。
而他,作为第一个规则共生体,肩负着引导这一过程和平进行的重任。
大厅中央,第七节点的规则晶体开始发光,照亮了千万年来始终黑暗的远古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