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峰仿佛回到了自己当年创业的起步阶段,一直在跑业务,从早忙到晚,一天下来,累得够呛。
累并快乐着的许振峰,甚至都有些乐此不疲。重活一世,他不想浪费时间。
实际上,许振峰回顾自己的人生,最充实,也最快乐的就是创业的起步阶段。一步步看着自己的商业帝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资本的积累,就像自己在玩搭积木游戏那样。当你看到资本得以快速地堆积起来,那份喜悦是难以言喻的。
到了晚饭的时间,许振峰这才终于有时间安静下来。
许振峰在路边随便点了一份快餐,就那么随意地坐在路边,吃了起来。一个手里已经掌握着几个亿资产的大老板,此时却完全不顾形象地胡乱对付几口,在他的心里想着,能吃饱就行。
“铃铃……”
手机突然响起来!
许振峰刚扒拉了几口饭,嘴里还留着一大口饭菜,此时的电话铃声,让他有些意外,毕竟知道他手机号码的人真的不多。
看了一眼手机屏幕,许振峰没认出这个号码是哪一个熟人,就是一个陌生电话。
许振峰快速咽下嘴里的饭菜,随手接通了电话。许振峰礼貌性地问了一句:“喂,您哪位?”
“许老板吗?!我是江省昌市大通快递网点的负责人,我叫赵霆煌。你们许家的事情我都看到了,没想到你们小小年纪就遭受这么大的打击,还能够把这个品牌艰难地维持下来。
我刚才跟我的几个合伙人商量好了,以后我们昌市大通快递所有包装盒都用你们许氏纸板厂的。尽管对你们的纸板厂帮助可能不会很大,但是这也是我们的一片心意。
你们最快什么时候能运一批过来?我们这里急需要用!”
电话那头,听声音是一个约莫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电话接通后,赵霆湟犹如连珠炮似的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
许振峰拿着手机,有好几次嘴巴张了几张,就想插上一句话。但每次刚要开口,赵霆湟的话语便如潮水般涌来,将他的声音淹没其中。
此时手机里传出来的声音太响,许振峰招架不住,有些受不了,把手机开成扬声,离开了自己的耳朵。
起初,许振峰还听得一头雾水,感觉莫名其妙。然而,凭借多年的阅历和敏锐的思维,他很快就回过神来,明白了对方如此急切,想表达的意思。
这不就是许振峰想要的结果吗?只不过来得比他自己预料的要快了一些。所以多少有些让他感到诧异。
许氏纸板厂开业的当天,许振峰特意邀请了众多在前世红极一时的网红前来报道许氏纸板厂的盛大开业仪式。
不仅如此,他还给这些网红们布置了一项重要任务——传播关于许氏纸板厂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而这些故事当中,自然少不了许济刚夫妇惨遭不幸遇害的情节,以及那个贪婪无度的黄秋胜如何一步步侵吞掉“许氏纸板”这个知名品牌的恶行。
除此之外,许振峰还精心设计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桥段,旨在向众人展现许氏纸板厂当年在国家面临重重困难之际,许广淳毫不犹豫地放弃海外优厚条件,毅然决然迁回国内,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的英勇壮举……
对于从后世那个信息大爆炸时代穿越而来的许振峰而言,顺手写出这种简单的文案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毕竟他可是见识过无数五花八门、错综复杂的信息操作手段。而如今面对自己家纸板厂的宣传,自然能够轻松应对,信手拈来。
与此同时,那些网红们更是充分发挥他们那超乎常人想象的创造力,犹如脱缰野马一般肆意驰骋于创意的原野之上。
网红源源不断地输出各种新奇有趣、引人入胜的内容,使得有关许氏纸板厂的消息如潮水般汹涌而至,铺天盖地般席卷而来。
这些消息一经发布,便迅速成为全网关注的热门话题。虽然此时的自媒体行业尚未发展至像后世那般夸张泛滥的程度,但信息传播的速度却丝毫不逊色。仿佛一阵疾风骤雨,眨眼之间便将许氏纸板厂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至少在一定范围之内,许氏这个品牌如同夜空中突然绽放的绚烂烟火,瞬间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成功地燃起了熊熊烈火。而这其中,许振峰所设计的那些充满感染力与煽动力的情节桥段功不可没。
恰逢此时,新闻联播又对黄秋胜的案件进行了详细报道。再搭配上沈艺星精心策划并拍摄的一系列镜头和画面,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各路自媒体,都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纷纷将焦点聚集在了许氏这个品牌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