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港英政府和汇丰银行不承认的原因是——这批货币,没有缴纳保证金,且是日本强迫签发的。
但事实上,如果汇丰银行的信誉开始下跌了,是扛不住的,最后应该会承认50港币及以上面额的。至于50港币以下的,汇丰银行不会承认,因为50港币以上的持有者,都是有钱人,汇丰银行更需要。
随后。
陈光良将叶熙明叫到办公室,说道:“那600万港币放进保险柜,另外,由平安银行继续替我收购市面上的50港币及以上的迫签港币,暂时额度为50万美金。资金的话,是我个人支出。”
他从内地最近要源源不断的朝香港转运资金250万美金黄金、大洋、美元,所以这笔钱存进平安银行香港,相当于也让平安银行的储蓄资金猛涨起来。
“老板,汇丰和港英政府已经不承认这批迫签港币。”
“我知道,但我相信汇丰银行不得不改口,尽管去收购,我赌得起。”
“好,我马上安排!”
这批港币的价格,现在约等于1015港币兑1美元,相当于实际价值的2540%。
而仅100元面额的,就发行了17万多张。
待叶熙明离开后,陈光良对杨小虎说道:“接下来,你想自己做,还是跟着我做。自己做的话,我给你10万美金的启动资金。”
虽然是表弟,但从小也跟着他一起长大的,感情还是有的。如今杨小虎也已经27岁,倒是可以独立了。
杨小虎连忙说道:“我想跟良哥做事,最想进环球航运工作。”
他做人比较老实,且又得到姐夫的关照,若是良哥让他独立做事,一定要拒绝。
陈光良随即道:“也行,晚点我打算成立一家贸易行,到时候给你股份,你就去贸易行做事。”
环球贸易一直存在,而且陈光良手底下的贸易人才很多,他正好打算在香港成立一家贸易行。
“好,谢良哥”
陈光良随即让杨小虎今晚带全家来别墅团聚,包括二舅和二舅妈,以及杨小虎的妻子和两个孩子。
下午,他又召集长江地产的管理层。
原来的管理层,并不是没有流失,例如出国深造建筑的陆元台,回来后,便在沪市成立了一家建筑事务所,期间一直留在沪市。
对此,陈光良一开始就比较支持,毕竟跟着他,陆元台也施展不了自己的才学。
还有出国深造后的郭德明,在重庆一直担任他的秘书处负责人,此时也依旧在内地,加入平安银行,主要负责投资的工厂等调度。
还有不少职员,这次也暂时没有选择跟来,毕竟这一来就是常驻香港,且大家看国内战争平息。
所以目前的长江地产,主要是由严宽、吴新河等人负责。
“接下来,长江地产有两方面的工作要做,第一是修缮现有的收租物业部分损失严重,第二是继续购入地皮。资金方面,我会先注入400万港币。”
随着物价的上涨,北角地皮都67元每平方尺,而油尖旺的住宅地皮更是89元;但这个价格还是当前的,预计从明年下半年开始,香港的地皮和物业就要飞升。
所以400万港币,也就是100万美金,并不算太多。
严宽随即说道:“长江地产的305栋楼中,差不多有80多幢需要重建和维修战争轰炸,所需资金预计200万港币左右。实际上,只能拿出200万购入新的地皮和物业。”
陈光良并不在意这些资金的开支,说道:“拿出详细的方案来,同时搜寻市场可出售的物业和地皮,包括中高档住宅和地皮,都是考虑范畴,后续资金不足我再注入。”
“好的”
陈光良家族在美国,拥有差不多四千万美金的财富,不过考虑到很多资金还被冻结着,所以目前香港主要的投资资金,都是从内地带来的财富。
投资航运最费钱,这几年全球的物价涨得很厉害,远不是当年的物价了。
好比当初卖出10万美金一艘的船5000吨,1920年造,如今大概15万美金以上才能买得回来。
当天下午,陈光良还和环球航运的管理层们,一起开了会议。
目前,环球航运只有大量的人,但却没有一艘船,主要是当初陈光良将船都卖出去了,还有就是被炸沉了两艘。
所以当务之急是购买船只,展开业务。
赵铁毅率先汇报道:“老板,我们已经和怡和银行洽谈了一下,他们有一艘‘a1型客货两用船’可以出售给我们,该船1923年在香港建造,排水量3179.21吨,原航行于香港至新加坡航线。对方开口3.2万英镑。另外,太古洋行也愿意出售一艘船给我们,是我们当初卖给他们的金峰号,开价4万英镑。”
好家伙,当初卖给太古洋行是2.5万英镑,也就是10万美金一艘船排水量5000吨、1920年造的加拿大船;那四艘船在二战中,从殖民地运输物资,前往英国,可是赚了不少钱;如今,反倒是继续赚了一笔。
不过陈光良也明白,现在华夏的民营航运家们,都面临着缺船也缺钱的处境;那些接收日本的航运资产,全部肥了招商局,不可能赔给民营航运界的。
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和招商局还在大力从美国、加拿大购入船只,都是贷款购买。
吴浩这时候说道:“老板,现在香港军政府管理香港,面临着缺粮食的处境,所以有意让民间势力加入运输和采购,然后统一管控出售。我们若是有船,马上就可以在东南亚买到粮食,以此交好港府。”
这方面的工作,他们太熟悉了,当初环球贸易在华夏沿海、东南亚的贸易很多。现在来港的航运、贸易人才,也很多,所以他们能很快完成任务。
陈光良一想,确实如此,他需要和港府打好关系,甚至从政都没有关系。不管是航运、地产,还是金融、工业,陈氏家族的事业,下一波要在第二代加入时才真正崛起。
在这期间,陈光良主要是为大家打好基础,那么和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自然很有必要。
“好,就从太古、怡和手中购入两艘船,同时又和军政府承接卖粮的任务。”
众人高兴起来,环球航运终于再次发展。
接下来,陈光良还说道:“对了,我打算让环球航运、环球贸易分开经营。其中环球贸易接下来主要做内地、香港、东南亚的贸易,这家企业我打算以招股的形式,鼓励所有人加盟。缺资金的,可以向我私人借,多少你们自己心里有数即可。”
吴浩问道:“老板准备募集多少资金?”
陈光良笑道:“这个暂且没有数字,我们商量着来做,总之是要每个人都能拥有股份,以后贸易公司的事情也是自己的事情。而我持股的部分,有环球航运的名义,所以航运部门的人,也可以入股贸易行。”
“好的,那等忙完港府的粮食事情,我们再详细讨论,到时候给老板你一个方案。”
“行”
众人心情很不错。
这些年,陈光良对大家本来也就是给的薪水和分红,所以很多人都有些积蓄,对于入股很有兴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