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朱标:父皇,儿子想要收朱熈为义孙,赐名朱文熈!
朱标闻言,脸上浮现出一抹欣然笑意,道:“朱家酒坊与酒楼,如今在应天城已颇具声名,其所产美酒,更是堪称一等一的精酿。”
“孤一直都想一品为快,只是苦于未有机会。”
“今日你既特意带来,那孤与父皇,自然却之不恭了。”
朱标到底是朱标,三言两语间,便巧妙的化解了沈玉儿的忐忑不安。
“臣妇夫妻二人,皆蒙皇恩浩荡。”
“此番所献之酒,不过是聊表心意的微薄之礼。”
“还望皇上与太子殿下,莫要嫌弃。”沈玉儿恭敬的回应道。
朱元璋嘴角上扬,露出温和笑容,当即说道:“你有心了。”
“云奇。”
“待咱用膳之时,记得将玉儿带来的酒呈上来。”
话声刚落。
殿外!
云奇立刻恭敬应道:“奴婢领旨。”
“小朱熈。”
“你还记得孤吗?”朱标微微俯身,凑近朱熈,脸上带着亲切笑意,轻声问道。
朱熈仰起头,目光直直地望向朱标。
小脑袋歪向一侧,那双大眼睛滴溜溜地直转,模样看起来,似乎是真的在认真思索。
片刻之后。
朱熈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
“阿翁?”朱熈试探着,小声喊道。
听闻这一声呼喊,朱标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触动,眼神瞬间变得复杂起来,他张了张嘴,想要回应,可内心那股复杂的情绪,却让他一时语塞,竟无法发出声音。
一旁的朱元璋,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自然明白朱标的感受。
“诶。”
朱标向前一步,动作轻柔的从朱元璋怀中,将朱熈抱了过来,同时,轻声应了一声。
对于朱标而言,这一声“阿翁”,仿佛是心底深处一直渴望得到的慰藉。
他不禁暗自思忖,如果自己的儿子还在人世,或许如今也已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说不定,也会有这么一个可爱的孙儿,在自己身边嬉笑玩耍。
“阿翁,你怎么哭了?”
朱熈抬起头,眼中满是不解,望着朱标,关切地问道。
那稚嫩的语气中,既有孩童特有的疑惑,又带着纯真的关心。
或许。
正是这份纯真与关心,深深触动了朱标的内心。
“阿翁没事。”
“阿翁见到熈儿,心中欢喜至极。见到熈儿,阿翁想起了一个很重要的人,所以高兴得哭了。”朱标双眼微微湿润,眼眶中闪烁着泪光,他紧紧地抱着朱熈,声音却依旧无比慈祥、温和。
对朱标来说,此刻的泪水,足以表明他内心的触动有多么强烈。
“看来,当今太子与皇上,心中当真挂念着某个人。”
“难道熈儿长得像他们思念的故人?”
“可普天之下,究竟是谁,能让皇上和太子都如此念念不忘?”沈玉儿心中充满了疑惑与好奇。
毕竟!
沈玉儿初来应天,人生地不熟,而且昔日皇长孙之事,已过去多年,早已成为应天城内最大的禁忌,无人敢轻易提及。
加之沈玉儿对皇家之事,本就所知甚少。
但此时。
沈玉儿不敢多作张望,只是低垂着头。
她心里清楚,朱标此刻触及了内心深处的伤痛,而自己只是一个外人,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还是保持沉默,装作什么都没看见。
“皇上。”
“如今已至晌午,是否该传膳了?”
云奇的声音,从殿外传了进来,恭敬而有礼。
“这么快就到晌午了。”
朱元璋也不禁感叹时间过得飞快,但他没有丝毫犹豫,即刻下令:“传膳吧。”
“奴婢领旨。”
云奇领命而去。
没过多久。
一群宫女鱼贯而入,动作娴熟地在殿内摆放桌椅,随后,一道道菜肴被端上了桌。
然而。
让沈玉儿颇感意外的是。
桌上并未出现她想象中的大鱼大肉,或是山珍海味,映入眼帘的,只有一些家常小菜,甚至,荤菜仅有一碟。
由此可见。
朱元璋的生活,是何等的简朴。
“传言都说当今皇上,性格喜怒无常。可普通百姓,却对皇上敬仰有加,视其为圣君。”
“而且,皇上向来体恤万民,生活简朴。”
“今日亲眼所见,果然名不虚传。”沈玉儿心中暗自感慨,对朱元璋的敬佩之情,也愈发深厚。
“今日只是小宴,也是咱为冠军侯立下大功的恩赏。冠军侯如今尚未凯旋,所以咱便先邀请你们母子入宫一叙。”朱元璋微笑着解释道。
“臣妇代夫君,谢皇上隆恩,谢太子殿下隆恩。”沈玉儿立刻起身,恭敬的谢恩。
毕竟。
能得到当今皇帝与太子的单独宴请,这是朝堂上众多大臣梦寐以求,却难以企及的殊荣。
而沈玉儿,一个女子,竟有幸获此待遇,这份荣耀,简直难以想象。
“玉儿。”
“你也算是孤的晚辈,孤便如此称呼你了。”
“父皇一向崇尚简朴,平日里用膳,也多是这般家常便饭,所以你不必多想。”朱标看着桌上的菜肴,微笑着向沈玉儿解释道。
“能得皇上赐宴,此乃臣妇莫大的荣幸。”沈玉儿恭敬的回答道。
她并未说那些阿谀奉承的场面话,也没有刻意夸赞,因为她深知,过于做作的言辞,反而可能引起朱元璋父子的反感。
“好了。”
“上午的批阅暂且到此为止。”
“标儿,入座吧。”朱元璋笑着说道。
“好,父皇请先入座。”
朱标笑容满面,抱着朱熈,朝桌子走去。
他站在一旁,并未急于落座。
在华夏大地,自古以来,父子之间、君臣之间,皆有严格的礼仪规范。
朱标自然不会有丝毫逾越。
待朱元璋稳稳落座后。
朱标才缓缓坐下,将朱熈轻轻放在身旁。
沈玉儿则微微侧身,脚步轻缓地靠近桌子,神色间,仍带着一丝拘谨。
“不必拘束,坐下吧。”
“这小家伙,便陪孤一起坐。”朱标笑着说道。
“这是熈儿的福气。”沈玉儿微笑着回应。
说罢,她不再多言,缓缓入座。
“用膳吧。”
“都是些家常小菜,不必客气。”
朱元璋拿起筷子,端起碗,笑着说道。
随即,便开始用餐。
尽管身为皇帝,但在用餐时,朱元璋并未讲究太多繁文缛节,又或许,他已然将沈玉儿视作自家人,故而没有太多顾忌。
朱标见状,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转头看向身旁的朱熈,轻声问道:“小家伙,你会自己吃饭吗?”
“会。”
朱熈自信满满地回答,紧接着,小手熟练地拿起筷子,轻松夹起一块菜,随后,得意地瞥了朱标一眼。
“这小家伙,真是聪明伶俐。”
“这么小,就会用筷子了。”朱标笑着夸赞道,看向朱熈的眼神中,满是喜爱之意。
筷子!
在当时,被称作“箸”。
只不过,此时还未出现“筷子”这一称呼。作者君直接用筷子来说了】
“我看娘亲他们用,就跟着学会了。”
“我已经是大孩子了,不用别人喂。”朱熈一脸认真的说道。
显然。
天赋的加持,让朱熈的学习能力超乎常人,不仅在学业上表现出色,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能力也令人惊叹。
朱标越看朱熈,越觉得满心欢喜。思索片刻后,他神色变得严肃起来,看向朱元璋,说道:“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