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又重新对着大照片更仔细的看了看,一边看一边连连点头,
“这张照片非常完美的表现出新中国七十年代的新风貌,凸显了沂蒙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有力的揭示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弘扬了……”
“好了好了,照个相我都快成全国模范了,”
方信听的哭笑不得,赶快打断了他的话:“同志没什么事的话,那我就先走了,去文化馆还有点事。”
“哦哦,那好吧,正好我也有点事。”
中年人看着方信和杨湘宁转身走向右边走廊的尽头,眼神露出一丝遗憾之色,
但自己身上的重要事情也不少,也无法耽误时间,只好摇摇头,快步登上楼梯。
方信和杨湘宁一直走到右边走廊的尽头,在最后一个房间的门前停住了脚步。
房门是关闭的,外面也没有任何牌子。
“笃笃……笃笃……”
方信连续敲了几次,却始终无人应答。
“韩馆长不在……”
方信无奈的苦笑一声:“看来咱们来的真不巧了……”
杨湘宁忙道:“反正都大老远的来了,咱们就在这门口等他一下午,早晚他也该回来上班吧?”
正说着,忽然旁边的一扇门打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从里面露出头来,
看着两人疑惑的问道:“两位同志,你们找谁?”
“请问老伯,这里是县文化馆吗?怎么没有人?”
方信指着紧闭的房门,礼貌的问道。
“文化馆有两间办公室,我这也是,那一间是韩馆长的,有什么事可以找我说。”
老者露出和蔼的笑容:“两位小同志,请进来坐坐吧,我们文化馆平时可轻易没有客人。”
说着就把房门打开,侧身让开进门的空间。
方信却没有往里面走,站在门外笑道:“多谢老伯,不过我们有事要找韩馆长,请问他去哪了?多久才能回来?”
“你不会是……方信同志吧?翻译的英文书完成了?”
老者听了这话,猛然想起韩志文前几天说起的一件事,顿时吃惊的看向方信。
方信笑道:“正是我,我这次就是来向韩馆长交付任务的。”
“那可太好了,太好了,”
老者顿时高兴了:“韩馆长还说过你可能半个月才能过来,想不到你竟然比他预计的翻译速度提高了一倍!真是一位天才啊。”
方信忙谦逊的一笑:“老伯夸奖了,举手之劳而已。既然韩馆长不在……”
“不不,他在,他在,”
老者急忙说道:“他在三楼的文化局开会呢,你要不就直接上去找他?”
“在三楼?”
“对,三楼是文化局,韩馆长是文化局副局长兼任的。”
“那我就上去看看吧,多谢老伯了。”
方信含笑点头。
“不客气不客气,以后有空的时候,欢迎随时过来坐坐,文化馆这几年可是太缺有活力有才华的年轻人了。”
老者笑眯眯的摆摆手。
方信和杨湘宁回到大楼门厅,登上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