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大宋文豪 > 第54章 小娘子

第54章 小娘子

第54章 小娘子

点好各自的饮品,计云引着陆北顾来到那桌前,给陆北顾介绍其中的男子。

“这位是我州学的同学,韩子瑜,出身泸州韩氏。”

泸州韩氏?

陆北顾有些茫然.这特么又不是需要熟背英雄谱再出门的前唐,你跟我说某氏我怎么知道是谁?

但看计云的样子,貌似这个所谓的“泸州韩氏”还挺有名的。

至少,应该比周明远家族要煊赫的多,毕竟计云对周明远父子都是爱答不理的,而对这两人则保持了相当的尊重。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韩氏在泸州赫赫有名,拥有规模极为庞大的产业和土地,颇有几分从前的豪强做派。

之所以泸州能形成这种大家族却没被官府制裁,是因为这地方跟四川盆地里的那些州不一样。

而正如陆北顾去成都路上沿途所见,泸州除了汉人,还有大量僚人。

泸州的僚人部落分散为罗、胡、苟等姓,形成数十个部族,分别以村落为单位从事农耕,但因其民俗与汉人迥异,所以双方时常爆发武力冲突。

这地方在晚唐五代根本没人有精力管,为了与这些僚人部族相匹敌,汉人里面自然也出现了规模庞大的家族。

所谓“韩氏多文,先氏多武”,从前唐算起,数百年汉僚冲突延续下来,韩、先两家,已经理所当然地在当地拥有了特殊地位。

韩氏,就是泸州汉人家族里唯一能与先氏相提并论的。

话说回现在。

那韩子瑜约莫二十出头,面容白净,眉目间透着几分多年养尊处优养出来的贵气。

“这位就是陆北顾,此前跟你们说过。”

听着计云的介绍,韩子瑜微微颔首,目光在陆北顾身上一扫而过,说着:“久仰陆公子大名,计云常提起你写的《天河水,说是文采斐然。”

因为也确实不认识对方是谁,所以陆北顾只好客套说道。

“多谢兄台赞誉,愧不敢当。”

而韩子瑜旁边的小娘子岁数要小得多,一袭淡青色襦裙,发间只簪了一支粉白色的玉兰,显得清丽脱俗。

“大约是兄妹关系吧?”陆北顾心道。

他这种猜度的原因也很简单,用反推法推导出来的。

这个年岁,二程和张载跟他一样在考科举,朱熹距离出生都远着呢,所以理学完全没有到兴起的时候。

故此,大宋的女子除了参加公开的节日活动,平常在限定条件下也是能够出门的,没到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地步。

对于成年已婚女子而言,如果有出门需要,大多会选择戴着帷帽出去。

所谓帷帽,是兴起于前唐永徽年间的物件,式样就是一种高顶宽檐笠帽,在帽檐一周带上薄而透的面纱,用意是与异性交往需保持距离,避免私相授受。

士大夫阶层会对此严格要求,市井妇女有的也会讲究一下,但是要是乡野村妇,那肯定就不讲究这些了.你不能指望作为劳动力下地或者上山干活的人,还要戴这么一个很容易闷一脑袋汗的帽子。

而对于未及笄的少女,此时礼教约束就相对宽松了,在遵守男女大防的前提下,只要有父祖兄长之类的男性陪同,在公开场合都是不戴帷帽抛头露面的。

看这小娘子年纪小,所以大概率是兄妹关系。

“这是舍妹三娘。”韩子瑜介绍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被骂上热搜后,顶流赖上我炒CP穿到70年代,吃点好的缓解心情强势的我让王爷欲罢不能反派终结者时总别虐了,二小姐她以身殉国了明明是逃荒文,却过分悠闲错撩清冷郎君后快穿:渣男睡醒了续弦小夫人错爱时光:重逢后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