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天降师哥
陆虎所用“风吼术”十分厉害,若是由金光鼎使来,以丹煞催动,风中带着煞气,连大树也要瞬间解体,支离破碎,成为粉末。
他以丹炁催动,那风笼罩的范围有限,风中“金丝”只能割断较细的枝条,呜呜声中,在树干上留下一道道的凹痕。
杨启昇身上带着“天地八阳金光神符”,是金光鼎三代传承,凝煞级别的宝物,那八道金光符箓都由浓郁的“金光煞”凝成。
双方同脉同源,又有层次境界之差,金风吹在护体金符上面,连点波纹也未出现便被煞气化解。
杨启昇撑着全方位立体守护的金符,稳稳地站在风中,一味被动挨打不是他的性格,早发动灵宝青阳符,隔空操控周围的树木。
总共有十八株古松“活”了过来,纷纷抖动树冠,将亿万松针向旗门里面密集射击。
地面上,又有十八根手臂粗的枯藤如巨蛇怪蟒般翻身抽枝,顺着地面伸进六个旗门里,去缠绕陆虎。
他法力有限,这些手段根本伤不了陆虎,但能分他的精力,右手驾驭的血啄飞剑才是杀招,在六个旗门之中追着陆虎砍,陆虎果然被他打得手忙脚乱,怒骂连连,又咬破指尖,弹出精血,混合精气施展各种法术。
他在山中跟随金光鼎修炼二十年,由金光鼎手把手地教导,实力当真不弱,道行在筑基期的大周天境,身体与天地气息相通,随时可以吸收天地间的灵气纳入体内补充法力,对各种法术也经过许多次的演练,随手施展,层出不穷。
杨启昇法力比他弱,修道时间比他短,但好在脑子里有个明夷真人现场指挥,也是手把手地教导。
他更将全本的《天地八阳神咒经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可以说是烂熟于心。
陆虎没有看过经书原本,每项法术都是金光鼎口传心授,今天教一个,让自己练习,过段时间再检查纠错,学会了以后,再传一个。
他至今所学,不足经书全部法术的三分之一。
更关键的是,他只是学会了法术,杨启昇可是看到了每种法术下面,少则三四人,多则五六人的注解!
写这些注解的人,有的金光鼎的师父、师爷,还有同辈的师叔、师伯等等。
并且这书也不是金光上人所创,而是他机缘巧合,得自前人……
这么多高人的注解,并各种引申发挥,活学别用,更有明夷真人一一指点讲解。
可以说,杨启昇现在对这部道书的理解,比金光鼎还要高明十倍以上!
陆虎学的没他多,理解的也没有他透彻广博,多是死学呆用,使出来的法术,要么被他直接破解,要么用金光神咒灵符硬抗,越打越憋屈!
这小子到底是谁?莫不是本门的师叔师伯?没听师父说过啊!再说年纪也对不上。
转念一想:听说仙人都能驻颜长生,自己今年五十多岁,容貌也仿佛不满四十,这人莫非真的是本门前辈?
可本门前辈再怎样也不可能是筑基期啊!
难不成是本门前辈收的弟子?听师父说,有一位师叔祖,百年前在仙都山万仙阵中失踪,难道他没死?也有后人传世?
可这后人怎么见面就下毒手,先杀了师弟,还要置自己于死地,仿佛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
他脑子里想不清楚,杨启昇随着实践应用,把法术使得越来越纯熟,经过明夷真人耐心细致地指导,他开始试着利用灵宝五符调动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物布阵。
东面有九棵“活”过来的古树聚集,树根还在原地,树冠凑向一处,又有大量的藤条枝叶等蜂拥而至,共同组成一道灵宝青阳符。
南面燃烧起三个火堆,应离地三炁,火焰纠结,组成一道灵宝火庭符。
以火生土,中央有大量泥土尘沙从枯叶蒿草下面涌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