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不是当工具人,而是当人来尊重
“来咧,老板我来咧!等等我。”
杨超跃拿麻布擦了擦手,兴冲冲的跟上江阳,来到街道上,忍不住怯生生的抓住江阳的衣袖。
第一次逛节目组搭建好的古代街景,一切既新鲜又陌生,笨拙得手不知道往哪放。
她回头,看一眼街尾的场记。
发觉场记并没有过来阻止,心里稍微踏实一点。
“逛个街,怕了?”
“有点,以前没有逛过这种街。”
江阳从兜里又掏出一个暖手宝:“捂着,你这双手很金贵的,别冻坏了,回魔都了还要给我做饭呢,你做的家乡菜,我都吃习惯了。”
“嗯哪,好咧。”
杨超跃双手捂着暖手宝,感受掌心的温度。
抬头看一眼江阳的侧脸,心底暖洋洋的。
两年前在嘉兴拉链厂干活,领导巴不得她加班加点的安装链牙。
手指甲被注塑机打穿了也没人过问,现在用冷水洗个菜,都有人给自己捂暖手宝。
微不足道的举动,不需要理由的温柔,能让自己铭记很久。
阳哥没有把自己当成为他打工的工具人,而是当人来尊重。
能遇上这样的老板,真是自己的幸运。
面前是扮演盐贩的群演,正推着独轮车过来。
江阳把盐贩拦下,互相调侃几句,便对杨超跃说道:“尝尝看,三国时期的盐。”
杨超跃明白,阳哥是在带自己主动熟悉群演的环境,熟悉片场的搭景。
“真的可以尝吗?”
“可以的。”
杨超跃小心翼翼的捏了一小粒盐块放嘴里,抿一口。
没有意料之中齁咸的感觉。
“粗盐的味道,比现代食盐的咸味淡很多,节目组好用心啊。”杨超跃惊奇道。
忽然就明白,为什么之前黄垒煮的那碗面,齁咸齁咸的。
黄垒一定也知道,粗盐的咸度很淡,所以放了大量粗盐,没控制好剂量,反而适得其反。
“好玩吧?”
“好玩咧!”
“走,酒肆里逛逛,尝一尝三国时期的酒。”
“好咧!”
在您的饲养下,杨超跃对片场置景的了解有所增加,您得到反馈,您对片场置景的了解+1】
“阳哥,我们一会儿还能见到黄垒老师吗?”
“怎么了。”
“我记得小时候爹爹很喜欢用家里那台黑白电视看《人间四月天,里面的徐志摩是黄垒演的,我其实一直想向黄垒老师要个签名来着,没敢问。”
“会有机会的。”
闲聊几句,杨超跃不再像先前那般局促。
她跟着江阳进入旁边的酒肆,开心得走路都同手同脚。
迈过门槛时忘记抬脚,磕绊一下,幸好被江阳揪着胳膊才没摔下:“走路慢点,傻不拉几,像小孩似的。”
场记见杨超跃和江阳,脱离面摊位置,都逛到酒肆里去了,犹豫着要不要阻止。
按道理来说,这是不符合秩序的,哪怕已经不会再有镜头拍摄。
耳机里响起严闵的声音:“不用管他们俩,让他们逛,二楼客栈的主机位摄像机还在拍。”
导播车里。
黄垒刚走,江阳和杨超跃互动的画面不再占据主屏幕,一直在右下角挂着。
当作絮保存下来。
二人先前和黄垒的表演,是肯定可以剪进正片里的。
不火也没什么,如果能火,再把两人的絮播放出来,没准能给节目播出时带来一波热度。
杨超跃现在对节目组搭建的三国布景逼真程度的感叹,非常自然,留着以后有用。
回想起,江阳先前扮演《神话中赵高的那段表演,严闵有种寒毛直竖的感觉。
这是一个非科班学生能表现出来的演技?
可以预料到,江阳明年的艺考成绩,至少复试的声台形表这一关,肯定不会差。
而且两人私底下互动的画面,看起来,倒挺甜蜜的。
严闵时不时瞄一眼看着,嘴角都跟着上扬。
“这家酒肆,做得好逼真。”杨超跃迈进酒肆,环顾一圈。
进门靠墙壁有间木柜台,摆放陶瓮酒坛。
客座区按身份分为矮案和蒲席。
用道具青铜遵,抿了一口密封陶瓮装的酎酒,浓度高得杨超跃直皱鼻子:“好高的度数,像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