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平行世界?第一更求收藏,求追读,求票
至于最后内地得到什么样的结论,李松不管,也不会回答,因为说的越多露馅越多,反正我不知道,我就是一个干活的,至于后面的人,你们能查出来……才有鬼呢。
“好,好!”马胜利开口回答。
不到半个小时,张建设就带人送粥来了。
“李先生,辛苦了。”羊城一把手刚刚才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针对训练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阴谋论什么的都被推翻了。
因为里面的训练大纲要是假的,对自己这边也没啥影响,毕竟自己这边不可能傻乎乎的拿到手就用,肯定要验证的。
大家最后有一个一致的观点,就是李松背后的人在展示实力。
而且大家也猜测,这个也许只是建造的一模一样的备用舰艇,与刘工了解到的那一艘不是同一艘。
当然这个后续还要查证。
“不辛苦。”李松不多嘴多言。
皮蛋瘦肉粥,皮蛋与瘦肉是现场放在里面的,有点姜末,胡椒粉,有点毛毛盐,然后起锅放点葱,李松干了好几碗。
“李先生,你的礼物我们已经派人送长安去了,你的家人应该很快就能收到了,主要是我们也不好特殊对待你的父母。”羊城一把手开口说道。
“谢谢。”
“不客气。”
大家也没啥好聊的,李松明天就回港岛了,一个星期之后来投资协议。
羊城一把手也点点头,那个时候事情估计已经差不多搞清楚了。
正月初九晚上,李松没有继续写稿,而是休息,反正感觉自己还在摇啊摇。
正月初十上午十点钟,罗总编在家接到一个电话,就来到了外面的一个咖啡厅。
“罗先生!”罗总编来到咖啡厅,见到了来人。
“吴先生!”罗总编很好奇,对方找自己干什么。
“这次冒昧打扰罗先生,是想打听一件事情,这个鬼吹灯的作者是谁?”吴先生问道。
“这个……不知道吴先生是好意还是?”罗总编真的惜才,犹豫了一下问道。
“只是单纯的打听,打听,毕竟是名人。”吴先生开口回答。
“名字叫李松,18岁,听口音老家好像是关中长安那边的人,这个人很勤快,而且很有才华,一些想法也是天马行空。”罗总编开口回答,并未直接说李松是长安人。
“这么年轻?坊间传闻这个作者赚了一个亿?”吴先生并不知道李松在内地的事情,只是单纯的负责了解。
“这个倒没有,接近一千万还是有的,但是后续他的作品价值应该不低于一个亿的港币。”
“想必吴先生你要看到了,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有多火,弯弯的电视台昨天以四万港币一集的价格签了版权协议。”
“另外南洋的几个国家的电视台引进丽的的电视剧成品,作者也有分成。”李松当初与丽的签署的版权协议只有港岛独家授权,丽的销售海外版权,有个最低分成,而且是税后。
“也就是作者一天的收入就达到了数十万港币。”
“关中人杰地灵啊!”罗总编没说李松另外一个作者的身份,反正对方也没问。
“谢谢罗先生,不知道先生多久到内地?”吴先生开口问道。
“应该快了。”
“打扰罗先生了。”
“不用谢!”
罗总编心里没其他想法,以为内地是看到李松的作品爆火,才会引起内地的注意。